读新闻
【記者陳素玲、賴昭穎、何醒邦/台北報導】全台防疫3級警戒將滿月,很多商家感嘆一個月就像一年那麼難熬;百工百業幾乎無一倖免,「連金融海嘯期間也沒這樣子。」最慘的是,還看不到盡頭,正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言,如果3級警戒持續3個月,很多人恐怕不是病死而是餓死。 「518熊班」(原518人力銀行)近日針對餐飲、零售、觀光、美容美髮等9百多家服務企業調查,半數店家業績減少幅度超過40%,27%營業額減少超過60%,28%已暫時停業,另有1.5%決定永久停業,發言人宋宜薇表示,3級警戒以來,與人群接觸最密集的服務業成為疫情下重災戶。 宋宜薇說,許多人或許認為大家待在家外送、網購夯,但仍有6成店家線上營收占比不到20%,相較於減少的營業額只是杯水車薪;政府雖已推出紓困方案,但許多微小企業希望政府放寬處理,例如很多小型銅板商店、一人或夫妻共營的店家不會有稅籍登記,人事成本不大,最大壓力是房租,卻得不到補貼,求助無門。 「很多客人私訊我,為什麼不做外帶、外送?我一鍋湯底煮下去好幾千元,如果只賣幾鍋,然後要家有幼兒的員工跟著我冒風險,錢債不難還,人情債才是還不起…」台北一家火鍋店林姓女老闆開店3年有2年受疫情影響,讓她欲哭無淚。她沒把握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這也是無數商家心聲。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表示,疫情對運動產業造成極大衝擊,在沒有現金收入下,已傳出有健身房業者撐不下去,開始秤斤秤兩賣鐵賣器材,未來恐出現倒閉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