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編譯林聰毅/台北21日電】繼3位美國國會議員6月6日搭乘軍機抵達台灣並宣布贈送75萬劑新冠疫苗後,拜登政府19日宣布贈送台灣的疫苗加碼至250萬藥劑,並已運抵台灣。這些舉動除了進一步凸顯華府與台北關係持續升溫外,另一個更深層的意義在於,美中在霸權之爭已擴及至全球疫苗外交,而台灣正被推至這個戰場的最前線。 美國贈送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20日下午4時30分由中華航空公司波音777全貨機運抵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人,親自到停機坪一起迎接專機降落。 蔡英文總統感謝美國政府伸出援手,並強調「患難見真情」。她表示,加上昨天抵達的250萬劑,台灣已經累積取得超過485萬劑疫苗,後續已洽購部分也會分批到貨,可說部分緩解了燃眉之急,但政府不會因此鬆懈,會持續把疫苗當作最要緊的事,繼續努力。 載運疫苗的華航CI5169貨機航班,原本僅飛航桃園至美國洛杉磯往返。華航臨時調度把飛機派往美國中西部田納西州曼菲斯機場,專程裝載打成12個空運貨盤的疫苗,再飛回洛杉磯機場加油,美國時間19日從洛杉磯機場直飛桃園機場。 運載疫苗的專機還沒有降落,陳時中、酈英傑兩人由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但昭璧、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謝世謙、總經理高星潢等人的陪同,步行到桃園機場507貨機坪後方,迎接專機降落。 外交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評論指出,美中兩國目前正在世界各地展開一場激烈的疫苗外交戰,美國已宣布捐贈世界各地8000萬劑疫苗,除了台灣外、並已宣布要給緊密的軍事與貿易夥伴南韓110萬劑,其他還包括拉丁美洲等國家 。「外交政策」的母公司為之前曾擁有「華盛頓郵報」的葛拉漢控股公司。 評論指出,過去幾個月來,美國已聯合其他主要已開發國家推動在全球施打疫苗,拜登日前利用與日本、印度和澳洲的四方安全對話集團高峰會宣布,要在明年底前生產10億劑疫苗,而上周甫落幕的7大工業國(G7)峰會公報也承諾,要在未來一年內供應全球10億劑疫苗,美國將提供其中一半。 儘管國會與拜登政府對於分配疫苗給各國的優先順序存有歧見,但官員與國會議員均堅稱,拜登政府和中國在處理分送全球疫苗的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北京利用疫苗作為胡蘿蔔與棍子;例如中國大陸試圖向巴拉圭等台灣邦交國兜售國藥疫苗,但迫使這些國家改變與台灣的關係。 6月初訪台的參議員蘇利文說,大陸現在正送給一些最低度開發國家及非洲疫苗及其他東西,但要獲得中國大陸的疫苗有附帶條件,「我們(美國)不這樣做」。 美方堅稱,贈送疫苗除了是對台灣去年贈送美國口罩的回報外,還因為台灣是可信賴的朋友,也是國際民主大家庭的一分子。但一些專家認為,此舉是推進與美國與台灣非官方關係的另一條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