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台灣疫情自5月11日起,累計確診數已突破1萬3000人,其中確診死亡病例有598人,被質疑致死率達4.5%,高於全球平均2.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各國疫情初期致死率都偏高,但台灣沒有確診個案黑數等問題,死亡率偏高是因台灣確診者中,60歲以上個案就占3成5,其中60歲死亡者就占9成,會針對重症照護提供單株抗體、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希望降低死亡率。 莊人祥指出,有關民眾質疑台灣致死率偏高,但若比較台灣、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每百萬人的累積死亡率,美、英、義則高達1000至2000多%,加拿大692%,韓國39.2%,台灣是25.9%最低。而比照各國截至6/24的累積病例數中,美國有3367萬人、加拿大141.1萬人、義大利425.6萬人、英國468.5萬人、韓國15.3萬人,台灣則是1.4萬人。 他也拿出各國看逐日致死率線圖比對,說明台灣初期致死率極低,是到後期5、6月才拉高。其他國家在疫情初期致死率都有偏高的趨勢,最高的是英國,致死率有超過18%左右,第2高是義大利,線圖猶如高原,致死率維持好長一段時間,「台灣疫情剛開始也有上升跡象,希望可以後面致死率,可以透過種種公衛措施壓下來。」 至於說我們確定病例是否被低報、有些確定病例沒出來?莊人祥表示,「低報」可檢視檢驗陽性率數據,像是世界衛生組織說是陽性篩檢率低於5%,歐盟說低於4%,檢驗通報就不會有黑數影響。台灣數值上下起伏,來到2.8%,也都低於4%或5%,表示國內檢驗量能都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