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劉宛琳、丘采薇、王寓中/台北報導】台積電、鴻海洽購BNT疫苗專案終於完成捐贈契約簽署。外界質疑政府一開始是否有「卡」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捐贈疫苗,黨政高層指出,鴻海案過程有轉折,但政府部門只有「拚」、沒有「卡」;不過,相關人士指出,蔡政府一開始確實在擋,直到疫情嚴重到擋不了,政府找台積電加入深化自己的角色與國際影響力,才讓洽購疫苗得以順利進行。 政府到底是協助或作梗?政壇有不同說法。相關人士指出,從5月底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臉書公開宣布支持郭台銘捐疫苗開始,總統府也善意回應,就代表形成「默契」,蔡政府對鴻海案一路開綠燈。 不過,郭台銘6月1日送出政府要求的八項文件卻遭「卡」,是不爭的事實。據悉,當時疫情嚴重,此事拖延反讓蔡政府招致批評,深知無法再擋,於是拉了「護國神山」台積電一起洽購疫苗,行政院也成立專案小組請政委羅秉成協助,讓蔡政府在協助洽購疫苗中也有了「角色」後,才開始真正「開綠燈」。 知情人士指出,蔡政府一開始「卡」郭,確實與郭過去曾參選總統與藍營背景有關;而郭為成功購買疫苗,一路低調處理,給足蔡政府面子,遵循蔡總統開出的原則條件處理;政府前半段不斷「擋」功勞,後半段拚命「搶」功勞,試圖強化居間處理的角色,並掌控疫苗採購的節奏。 由於民進黨人士不斷指出「中國干擾、德國協助」,也讓郭台銘凌晨貼臉書澄清「北京從未有任何干涉」。相關人士指出,能夠順利洽購是讓政治因素降到最低,循原本的民間商業模式進行,所謂的政治因素,相信雙邊都有影響,但民進黨政府的干擾確實比較大,大家都心知肚明;尤其不斷指稱中國干預,把商業洽購當成政治操作,才讓郭台銘多次出來澄清,盼採購過程不要再受謠言影響。 黨政高層強調,上海復星在去年3月即取得BNT所謂大中華地區代理權,因此無論是去年東洋洽購疫苗,或指揮中心洽購疫苗,甚至這次鴻海、台積電、慈濟三項專案,在跟BNT原廠談判同時,「政府都沒有迴避上海復星的代理商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