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記者/連線報導】今天開學日天氣炎熱,教育部「班班有冷氣」計畫尚未完成,開學指引規範學生在室內、外都要戴口罩,被教師認為是「班級經營史最大挑戰」。年紀愈小的學童愈難管理,尤其小一新生甫入校,要同時適應防疫和團體生活,家長也不能入校陪伴,教師憂開學日成哭聲四起的災難日。 此外,大專校院開學在即,師生都非公費疫苗優先施打對象。陽明交大、清大陸續宣布贈校內生快篩試劑,他校眼紅指「防疫還分貧富?」籲政府統一補助。台灣大學特地發新聞稿說,將提供一萬個快篩試劑給新生和住宿生,但快篩非長遠之計,讓大專生造冊打疫苗,才是真正的安心就學方案。 至於教育部這學期推出防疫新指引,要求學生吃午餐要用防疫隔板,或安排每人間隔1.5公尺以上,台北市約十多所小學尚未買齊,台中有3校未到貨,有學校先以塑膠瓦楞隔板替代,有些打算用紙質隔板。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若買不到用餐隔板,可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維持社交距離用餐。南投縣教育處表示,縣內高達六成國小學生人數在百人以下,都可布置梅花座。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于居正說,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在教室用餐,或回到辦公室用餐,都非單獨隔間,卻無隔板可用,教育部只補助學生,沒補助教師。 為因應開學,各校進入備戰狀態,高雄市五福國中在學務處旁玄關搭兩頂防疫帳篷,供生病或高燒不退學生入帳等候家長帶回就診。嘉義市府採購「新風換氣系統」,加裝於全市公立國中小教室,保持室內通風性。 上課方面,體育首當其衝。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引述教育部規定,有冷氣的室內課程,全程戴口罩沒問題,但體育課運動量大,戴口罩恐影響心肺呼吸狀況。 音樂課和樂隊也受衝擊,嘉義市南興國中為管樂隊學生設計個人帳篷「防疫蛹室」,學生進入後拉上拉鍊,便可練習吹奏樂器。 于居正說,政府規定家長不能入校園,要請教師依序把全班小學生帶進教室,對教師來說有難度,已向學校及教育局建議,採彈性、實聯制等配套,讓新生和幼兒園家長至少把學童送到教室外,以免開學日變成哭聲四起的災難日。 桃園市仁和國小透過線上影音,先讓小一新生認識環境,降低開學前無法進入校園的陌生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