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全球電動車產業起飛,鴻海董事長劉揚偉6日表示,電動車(EV)對於化合物半導體的需求遠大於供給,這是台灣要發展第3代半導體的絕佳機會,如果能打造電動車生態系統,並帶動第3代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可望為台灣打造下一座護國神山。 鴻海在今年8月宣布斥資25.2億元台幣買下旺宏6吋廠,用來開發與生產第3代半導體,跨足碳化矽(SiC)功率元件研發及製造。劉揚偉透露,鴻海買旺宏6吋廠,就是要解決電動車遭遇到充電時間太長、續航力不夠、價格比油車貴等3大問題。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與劉揚偉6日出席「領袖對談」座談會,暢談台灣在第3代半導體的贏者策略。 曹世綸說,台灣在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產業有很好的基礎與能量,在全球具有關鍵地位。同時,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已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跟隨者變成領導者。 劉揚偉說,台灣半導體生態鏈完整,但這是產品的生態鏈,在資通訊(ICT)的產業鏈相當完整,但在電動車產業還不齊全。台灣必須先打造完整的電動車產業鏈,自然可帶動第3代半導體零組件產業鏈,然後供應給電動車生態系統。這也是何以鴻海要協助打造MIH平台,希望透過MIH平台,來打造台灣電動車生態鏈。 劉揚偉表示,一部電動車需用使用到60顆碳化矽元件,一座6吋晶圓廠,只能生產不到500顆碳化矽,約等於8部電動車,可以看出需求遠大於供給,這將是台灣絕佳的機會,如果能把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經驗,複製到第3代半導體,台灣就可以多一座護國神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