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呂佳蓉/台北報導】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5日表示,兩岸情勢雖然不是那麼順暢,但雙方都盡最大努力維持現狀及風險管控,也都有重啟對話的必要跟可能,且形勢上也不適合以這樣的狀態緊繃下去。 邱太三15日視訊出席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主辦的「新情勢下兩岸經貿之挑戰及因應」講座,並進行專題演說,在回應企業人士關心兩岸如何重啟對話時,作上述表示。 邱太三稱,「這是很大壓力」,兩岸對話應有重啟的必要與可能。主要原因是,縱使民進黨執政,但中國大陸也很關注要如何以「通惠情」來促融。他說,通惠因疫情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應與結果,期待透過人民及經貿交流,慢慢累積,但未來勢必還是會涉及政府業務執行。例如海基會很多個案服務,某個層次上還是涉及政府機關。 台方以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邱太三稱,大陸在意民進黨政府對兩岸的認知和定位,2016年520就職,蔡總統已提出上述呼籲,初期對岸尚可以接受,但他們內部有雜音,導致呼籲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儘管兩岸還是緊張,但是雙方對維持現狀與風險管控有盡最大的努力。 此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9年提出「習五點」,因有些原則與綱領,引發國內很大反彈。今年大陸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後,習就去福建考察兩岸經貿交流,沒有考察解放軍,此動作台方理解是友善的。 邱太三認為,兩岸形勢不適合以這樣的狀態緊繃下去,現在大家只是在做風險管控,不要讓最壞的狀況或壞的狀況繼續下去,未來希望有好的事情可以互相推展,「這是我的期待,我沒有辦法說,在我的任內一定會達成,但我會盡我的努力」。 與會的企業人士也關切台駐美代表處更名的議題,邱太三對此表示,名稱問題在美中之間有一定程度敏感性,在中國大陸「偉大中國夢」及全球軍事戰略擴張下,美中對抗幾乎是全面性的,改名問題也是國際氛圍形塑出來的。他表示,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台方樂觀其成,但中國大陸可能會有強烈反應,相信雙方都會很審慎做各項評估。 談及兩岸疫苗認證和人員往來時,邱太三說,全世界防疫做得最好的是中國大陸與台灣,所以預期疫情早晚都要恢復,兩岸經貿也會做恢復。這樣的恢復因應國際情勢大的變化,所以政府希望逐步恢復,認為有一些作業與溝通,需要雙方展現善意與調整。他舉例說,大陸主要是施打科興與國藥疫苗,雖然兩款疫苗受到WHO認可,但這是緊急授權階段,台方要不要認定國際認可的疫苗?這方面兩岸恐怕要進行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