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
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泰国世界日报

搜索
热搜: 泰国 政治 攻略
泰国世界日报 首頁 國際 台湾新闻 查看内容

台環保假象 可分解塑膠仍是災難

2021-9-20 05:00| 发布者: 川页顺子| 查看: 4041| 评论: 0

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19日電】環保署的限塑政策今年邁入第20年,標榜「可堆肥分解、天然材質」的可分解塑膠,逐漸在零售通路取代一般塑膠,但泰國世界日報系聯合報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作的實驗發現,歷5個月掩埋和自然曝曬的可分解塑膠,仍完好強韌,塑膠袋裝水也不會破,是否「可分解」令人存疑。

調查也發現台灣垃圾幾乎百分百焚化處理,可分解塑膠幾無堆肥分解的機會,政府也未建立專用回收管道,可分解和一般塑膠容器混合回收,造成回收塑膠無法再利用,成為循環經濟的斷點,讓民眾大嘆「真心換絕情」。

賣場的生鮮托盤、蛋盒等,紛紛改用聚乳酸塑膠PLA,部分冷飲杯底部也有編號「七」PLA的材質標示。一般認為PLA原料取自農作物,所以更環保,讓不少企業埋單,但聯合報的實驗顛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聯合報與綠色和平3月底從市面取得PLA蛋盒、冷飲杯、番茄盒埋進泡水的土壤裡,也把宣稱陽光下可分解的塑膠袋,棄置在實驗箱上方,近5個月後只有冷飲杯裂了兩處,其餘都完好,強韌程度都可再利用,塑膠袋裝水也不會漏。這只塑膠袋標註「氧化生物分解塑膠袋,每使用一公斤能為地球減少0.206噸碳足跡」。

綠色和平推廣主任李芳怡指出,歷經烈日加大雨的考驗,PLA的「可自然分解」令人失望,關鍵在於生產者和政府都沒說清楚PLA分解的條件,以致企業、消費者都對「可分解比較環保」信以為真。

彰化徐小姐說,透明塑膠飲料杯看起來都一樣,通常都丟到塑膠類容器回收,「沒想到原來這樣做是錯的」。台北蔣太太知道不少蛋盒都用PLA可分解材質,但「市政府的回收車沒要我們分這一類!」

「PLA的確是個大麻煩!」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說,PLA容器外觀和一般塑膠無異,被歸類在第七號「其他類」,這一類包含多種塑膠材質,民眾多數搞不清楚。桃園、彰化的處理廠不斷反映回收塑膠被摻入的PLA破壞純度,無法再製成原本的PE、PP等塑料,只能報廢當成燃料。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新闻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本文作者个人意见,与世界日报立场无关;
2、世界日报所有新闻由责任编辑编译后发表;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责任编辑和世界日报编辑部的同意;
4、责任编辑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站部分内容翻译自泰国媒体,但并不代表世界日报赞同其观点并为其观点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狼醫頻傳 醫改會籲網路公布名單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醫師被控性騷或猥褻事件頻傳,依規定除非判...查看全文
六順和春 總統春聯亮相 手繪貓狗福袋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2025年將至,總統府公布總統賴清德、副總統...查看全文
柯文哲改7000萬交保 上電子腳鐐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京華城等案本月27日...查看全文
政院拍板 高鐵南延屏東翻案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宣布高鐵南延屏東確定採...查看全文
手机版

轻松读报,链接世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世界君亲密互动,还有劲爆奖品等你来拿!

官方微博

最快最准泰国即时新闻,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