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蕭羽耘/台北報導】台灣疫情趨緩,昨天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個案,連續5天加零。另有5例境外移入個案,及新增1例死亡個案。指揮官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境外移入個案為4男1女,分別從印尼、貝里斯、美國等地入境。考量疫情穩定控制,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指揮中心昨天宣布,10月5日至10月18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2級。 今天起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包含MTV、KTV、桌遊館、麻將休閒館等。不過,所有場域基本上仍維持不得飲食的規定,並仍須全程配戴口罩。另放寬戶外戴口罩規定,在山林、海濱等空曠處,如能維持社交距離,就可不用戴口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祭祀也放寬,包含有條件開放進香團、餐會活動,宗教祭祀場所入座,不限梅花座;餐飲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宴席開放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放寬桌菜、自助式餐廳取菜方式。 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防疫管制,開放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及餐會型活動,但繞境、遊行、徒步進香活動等仍不開放;另外國家公園部分,單日往返登山承載量恢復正常。 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宗教團體提供住宿時,除同住家人外,每室可居住人數由1人放寬至最多4人。另外,開放得辦理全程搭乘車輛的進香團類型活動,進入寺廟時仍須遵守室內外容留人數規定;至於繞境、遊行或徒步進香活動,因風險較高,待疫情更進一步穩定後再行開放。 陳宗彥表示,戶外戴口罩的部分主要維持外出全程配戴口罩的精神,但在例如農林漁牧業,在田間魚塭,附近都沒有其他人,或是他跟夥伴也有一定社交距離,這樣不用戴口罩,但還是要隨身攜帶。 許多山友直言「戴口罩爬山很喘,真的可適度鬆綁了。」不過有更多民眾疑問一堆,認為「空曠之處、社交距離」定義籠統,中央說得不清不楚、標準模糊,深怕沒戴口罩會被認定違規受罰,「感覺中央是把責任推給民眾」,寧願多忍耐一下也不想傷荷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