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政忠、陳洛薇、周佑政/特稿】立委陳柏惟(3Q哥)罷免大戰,從冷戰變激戰,「刪Q」戰役早已不是「一個人的武林」。陳柏惟和顏家捉對廝殺,藍綠主帥朱立倫、蔡英文較勁拚場,原本零星民怨的「沉默螺旋」,最後蛻變成天崩地裂的「蝴蝶效應」,單一戰場牽動朝野全局,面對年底公投和明年大選,藍綠都繃緊神經。 對民進黨而言,「陳柏惟防線」潰敗絕對是弊大於利。蔡英文表態力挺陳柏惟「不要讓認真的人孤單」,民進黨揚言修法「反惡罷」,新系軍師利錦祥更親自操盤,執政黨不惜全黨救一人,結果卻是踢到大鐵板;陳柏惟爭議連環爆、執政機器傾巢而出,激化最後投票率、同意罷免雙雙破五成,創下史上第一紀錄,就算選罷法舊制也保不了陳柏惟,背後不只反映「討厭陳柏惟」程度,更充滿「討厭民進黨」效應。 國民黨將罷免案定調為對蔡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罷免案一翻兩瞪眼後,不少網友昨天怒灌蔡英文臉書出氣,大酸「謝謝總統催票」、「恭喜助選成功」。 「刪Q」吞敗,民進黨受內傷,蔡英文就算不跛腳也破皮,一向擅長觀風向的民進黨更該捫心自問,是否站在多數民意的對立面? 國民黨看似勝利之師,朱立倫班師回朝首戰告捷,打了一劑強心針,但罷免戰功恐怕是顏家大於藍營,如果不是中二選區屬於藍大於綠的傳統板塊,加上顏家組織動員奏效,在野國民黨要單挑執政國家隊,勝負恐難預料。「刪Q」雖成功祭旗,並不代表接下來「罷昶」(罷免立委林昶佐)、公投都會一帆風順。 「刪Q」大戰過程,國民黨一度出現多頭馬車、策略紊亂,基層還不滿「看不見主帥在哪裡?」如果不是陳柏惟肇事逃逸、涉賭博電玩案的黑歷史被接連翻出來,犯了天條惹眾怒,罷免恐怕師出無名,就算地方派系總動員,也很難闖過罷免門檻。 陳柏惟去年才以「反中網紅」當選、今年就成「中二翻黑」罷免,民意風向轉變之快,令人難以捉摸。陳柏惟被罷免宛如一道分水嶺,綠軍快速集結,藍軍重整戰場,下一場大戰正蓄勢待發。 成功罷免立委陳柏惟後,在刪Q總部現場觀看開票的民眾歡呼慶祝。記者林俊良/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