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17日電】台灣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出爐,慢性處方箋維持現況,第2、3次領藥無須自付,但急診、藥品、檢驗檢查則依醫療院所級別收費。初步估算,新制上路後,受影響人數1454萬人,其中50萬人一年得多花3000元台幣以上醫療費用;此方案預告14天,預計5月正式上路。 新制對民眾影響有多大?以台北新光醫院為例,目前門診費用最高為800元,新制上路後,基本部分負擔420元、掛號費180元維持不變,加上藥費上限300元、檢查檢驗費用400元,病患最高付1300元。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以檢查檢驗費用最讓民眾有感。目前患者接受X光、血液、超音波、核磁共振等任何檢查檢驗,無須加收費用,實施新制將額外收費。 原先規劃民眾至大型醫院領取第2次及第3次慢性處方箋時加收100元部分負擔,達到分級醫療效果,但預告版本大轉彎,確定不收,維持現況。藥界跳腳,批評健保改革毫無進展,分級醫療看不見曙光,碰到醫界壓力就急轉彎,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會在14天預告期間提出異議。 黃金舜表示,健保署調整部分負擔的初衷就是促進「分級醫療」,藉由政策引導民眾小病到診所、大病到醫院。原規畫至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領取第2、3次慢箋多收100元部分負擔,就是希望達到此目的,結果現在連棒子都沒有,此次健保改革根本沒意義,回到原點。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部分負擔調整後,健保收入約可增加107.3億元,以檢驗檢查部分負擔63億最多,藥品部分負擔43億居次。 李伯璋表示,目前全台每人平均一年就醫15.9次,調整部分負擔實施後,如每人因此減少一次就醫,就可為健保省下378萬點數。 「健保資源有限,民眾已認知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台北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歷經兩年討論健保部分負擔調漲,許多民眾均能體認到健保資源有限,就醫時需多付一點錢,進而珍惜健保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