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5日電】在台經營逾20年、碩果僅存的跨兩岸三地媒體鳳凰衛視台北站,將於5月14日結束與中華電視公司的租約後關閉,遣散全數25名員工。據指出,因蔡政府以「股權結構不合規定」向該台施壓,歷經半年協調未果,最終只好關台。 匯流新聞網報導,據資深員工指出,去年8月起,蔡政府由經濟部投審會向鳳凰表明,公司資本結構不符合法律規定,管理階層為求繼續經營,低調與蔡政府協調、改善,直至今年3月中,鳳凰台領導階層認為已無向蔡政府誠意尋求改善的空間,對員工表明在投審會給的5月14日最後期限這天關台,25員工全數資遣。 中方原本就只有「唯二」的兩家「境外媒體」可以在中國大陸「落地」,即原先香港「鳳凰衛視」與澳門「澳亞衛視」兩家號稱境外媒體,在大陸與台灣經營。 泰國世界日報系聯合報報導,鳳凰衛視成立初期,兩大股東分別是梅鐸與劉長樂,梅鐸在2013年出脫股份,劉長樂在2021年出脫股份,由紫荊文化香港集團與香港信德集團子公司Common Sense分別持有,因紫荊集團被視為中國大陸資金,使得鳳凰衛視在台灣被認定為陸媒,這個身分的轉變,也使得鳳凰衛視台北站不允許繼續租借華視的辦公室,合作關係出現爭議,鳳凰衛視台北站曾找某民間有線電視頻道租攝影棚,也遭禁止。 鳳凰衛視台北站員工對於關閉台北站,多保持低調,顧慮多所評論,會引起政府相關單位不悅,引發民進黨政府藉故提出嚴重的行政裁罰措施,讓他們蒙受損失。 鳳凰衛視台北站因為股權轉讓,造成身分變成陸媒。陸媒在台採訪過程,多半能與台灣當局維繫良好互動,先前曾經發生東南衛視在台灣採訪過程當中,遭文化部認定製播節目違反申請來台目的,限定兩位東南衛視記者兩天內必須離開台灣,當時引發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爭議,之後陸媒在台人數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