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李承穎、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報導】新冠肺炎降至第4類傳染病管制的時間點是否落在7月中?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指出,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決定與病毒共存,政府有計畫、節奏一步步恢復正常生活,還是要遵守指揮中心防疫規範,對於各方面情形要看疫情發展,要盡量讓人民恢復正常生活,因為現在病毒99.6%都是輕症、無症狀,把量能要來照顧中重症、需要的人,還是請高齡者等高風險族群要盡量打疫苗。 衛福部部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受訪時表示,目前預估5月20日到6月10日會達到疫情高峰,7月已往下走,在醫療量能充足下,可望放寬邊境。 至於地方政府喊快篩劑不夠,蘇貞昌說,政府免費提供快篩劑,給有比較需要、熱區的地方政府,讓民眾免費領取,也盡量高於地方政府要求的數量來提供。 台灣昨天新增4萬0304例確定病例,分別為4萬0263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有2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陳時中表示,本土疫情持續再往上,還沒看到高峰,國外看來漸次往下降。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21例重症個案,有一名8個月大女童是最小年齡個案,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女童沒有慢性病史,從5月4日開始高燒到39度,到大醫院急診,經PCR篩檢為陽性。後來透過醫師評估認為算穩定先返家觀察,但兩天內有餵奶量下降、活力減退情形且發燒持續,出現局部抽蓄,又再度帶到急診就醫。 羅一鈞表示,21例重症個案中,有12例死亡,為10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其中3個案沒打過疫苗。 另一方面,此波新冠肺炎中、重症者八成為逾60歲以上長者,依規定,65歲以上或有其他高風險因子者,輕症時就應使用抗病毒口服藥,但指揮中心迄今僅開出1900多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相較於每天數萬人確診,顯然多數確診者在發病初期無法獲得抗病毒口服藥。 醫院臨床醫師指出,開藥流程繁瑣,視訊門診根本很難開立抗病毒藥。專家則示警,重症高風險病人要力求5天內給藥,否則會死傷慘重。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居家照護收案逾12萬人,但藥局發配居家照護確診者僅37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物。北部某醫院急診醫師表示,該口服藥只存放在特定醫院,開藥後得向存藥的醫院申請。因藥物交互作用多,若病人符合用藥資格,還需查詢雲端藥歷、做檢查,才能確定是否可以用藥,另需衛教病人停藥後的注意事項,流程長達兩小時,不但醫師勞累,也降低病人用藥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