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台灣疫情持續升溫,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防疫3類對象「快篩陽即確診」12日上路,但需透過視訊門診判定,狀況百出。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確診人數上升太快,應看完馬上領抗病毒藥物,中央若堅持PCR後才給藥,一定會死很多人。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說不完全反對,但法律問題要再開專家會議討論。 柯文哲指出,目前全台灣居隔、居檢和自主管理是32萬人,確診人數不斷上升,速度實在太快,這是大問題,且3類身分怎麼證明?等通知書拿到,居隔早過了。柯文哲認為「看完可以馬上領藥」,特別是抗病毒藥物,中央政策堅持PCR陽性才給抗病毒藥物,一定會死很多人。 柯文哲表示,他呼籲給予快篩陽性者藥物,但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健保局出來處理。柯文哲說,說台灣醫界被健保局(健保署)控制住,幾十年來被健保局制約。台灣的醫療,唯一買家是健保,每個醫生遇到健保都乖乖聽話,「你開一個、他給你核刪」,被核刪錢誰要出?如果疫情費用不能走平常的健保系統,這哪有辦法? 健保署表示,新冠病毒口服抗病毒藥物,是由疾管署以公費購買、配送及制定使用規範,其中包含使用對象、使用時機等,此與健保給付無關,也不涉及健保核删。 各界運用模組推估台灣疫情高峰至今尚未出現,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高峰期有延遲可能性,意味全民要長期抗戰,若高峰期過後醫療量能問題無法緩解,待秋冬還可能面臨病毒再次演變,到時候戰鬥可能延續至明年,現階段醫療量能的盤點和規畫更顯重要。 黃立民表示,現階段除輕重症分流、研擬社區醫院加入收治確診者外,中央要求「醫院加開三成專責病房,等於三成病人只能到處流浪,這些人叫他們怎麼辦?」他說,未來應規畫在北中南開設專責醫院,專門收治確診者,徹底落實院內感控,避免排擠其他病人,面對高峰來臨,死傷才不會持續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