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19日電】本波本土病例數已近87萬,造成323人死亡,台大公衛學者發現,近兩、三周,70歲以上確診長者死亡率高於近五年同期背景值,顯示醫療量能不足,帶來「超額死亡」,每1萬人多死28人。紐西蘭和南韓在疫情高峰初期也看到類似現象,隨著染疫人數遽增,連70歲以下民眾也開始「超額死亡」,呼籲台灣應引以為鑑。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各國應注意疫情導致醫療量能緊縮,除確診者之外,其他疾病患者如無法及時治療,將衍生額外死亡。 研究團隊以疫情發生之前連續五年的4月28日到5月15這段時間為基準,統計70歲以上長者全死因平均死亡率為萬分之24,可視為背景值,與新冠肺炎無關。但今年同一期間70歲以上確診者平均死亡率卻達到萬分之52,明顯高於背景值,等於每1萬人多死28人,這就是「超額死亡」。 此外,基隆市一名須洗腎的90歲老太太快篩陽性,前天深夜到基隆長庚醫院急診,家人在臉書發文,不捨她凌晨2時半還在「急診室門口忍受風吹雨打」。林姓男子上傳急診室外母親坐在輪椅上的背影,貼文稱正常人在這種天氣站3小時都受不了,何況是90歲的洗腎患者。 貼文被人轉傳到臉書「基隆人大小事」社團,引發網友關注。社群平台上也有人發文談及此事,談讓老人家坐在輪椅上淋著雨,吹著風的等待床位。醫療量能不足、床位不足,就不要一直講優先收治條件,根本淪為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