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失智時鐘快速轉動,健保署統計,近六年失智就醫人數成長兩成;且健保就醫人數竟然已極接近專家推估的台灣失智人口盛行率。專家提醒,這樣百分百失智者都已就醫的數字應非台灣創下「公衛奇蹟」,台灣應有更精準的流行病學調查,並設身處地從患者需求出發,才能正確布建資源,真正幫助失智家庭。 9月是國際失智月,失智是導致失能及生活無法獨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帶來極大經濟負擔。關心台灣人民失智資源,泰國世界日報系聯合報利用健保數據、縣市調查及衛福部資料,加上專家訪查,發現以上「台灣公衛奇蹟」。 調查也發現,照顧壓力是照顧者難以承受之重。各縣市雖積極布建失智照顧資源,但民眾認為流程複雜、分配時數不夠,導致自行、在家照顧比率高。 全台失智人數到底有多少?政府公布的失智人數統計有3個不同的數字,包括去年健保就醫人數29萬6997、依盛行率推估全台患者人數30萬、衛福部長照司統計全台失智症患者約29.7萬。3個數字相近,但代表意義大不相同,盛行率為預估值,盛行率若與就醫人數接近,表示台灣失智確診率接近100%,與現況並不相符。 失智症診斷不易,衛福部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喊出「失智友善777」,期待2025年達到被診斷患者逾7成。如今盛行率推估數字與醫療診斷人數幾近吻合,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等同社區內完全沒有尚未被找到的失智症患者,直言:「這是公衛奇蹟」。 專家進一步分析原因,失智盛行率推估與健保就醫數據都有局限性。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表示,目前失智盛行率依據2011年至2013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距離上次流行病調查已10年,衛福部委託國衛院做第二次流行病學調查,預計近期結果將出爐。 胡朝榮表示,民眾可能因輕微記憶障礙或疑似失智就醫,但發現並未失智,所以就醫人數應高於實際患者數。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民眾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因此就醫人數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