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疫情勢必影響選情,今年選舉將是選民對蔡政府防疫政策的滿意度投票。」台中市長盧秀燕接受專訪時表示,雙北在疫情初期受了很多苦,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恐成民意「出口」,民眾將藉選票表達對中央不滿,她很好奇最後評分結果。 盧秀燕說,防疫特別預算極高,特別條例又賦予指揮中心高度權力,一個命令可改變民眾生活模式,但陳時中只是在執行中央意志,指揮中心沒有很接地氣,只坐在衛福部裡做決策,無法了解民意;民眾這兩年對中央防疫決策、資源分配有很多想法,會用選票表達民意。 她說,民進黨推派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可能中央自認防疫很成功,以為派出指揮官就會大獲全勝,但中央自我感受良好,民眾自有看法,台北市長選舉結果的意義不只是一場選舉,更是民眾對中央過去防疫的滿意度投票;當政黨開始腐敗或退步,民眾藉由投票教訓政黨未必是壞事,國民黨也是從敗選中得到檢討。 盧秀燕表示,疫情最初爆發時,雙北民眾受了很多苦,盼獲協助與資源時,中央政府卻有一部分人忙著修理雙北首長,甚至有點妨礙防疫工作,防疫滿意度應該不太高;疫情影響北市長選情,但地方選戰影響的因素太多,北市選情未必會牽動其他縣市。 盧秀燕認為,台北市長藍綠白三位參選人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分別代表三個角色,陳時中過去是防疫指揮官,代表中央政府;蔣萬安擔任立委,象徵民意;黃珊珊以無黨參選,代表地方政府,選情非常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