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第10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出爐。小說家鍾文音以長篇小說「別送」獲獎,成為繼詩人陳育虹之後,第2位奪得此獎的女作家。「別送」描述1名單身中年女子照顧臥病母親,最後帶著母親骨灰來到西藏潛修佛法,超度母親也超度自己。小說主題扣緊長照議題、融入佛學,卻又與鍾文音擅長的情慾和浪遊書寫環環相扣。評審王德威說,「別送」寫五蘊皆苦、孤獨的身路與心路歷程,結構可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靈山」對照。 聯合報文學大獎僅設1名,獨享獎金台幣101萬,是台灣常態型文學獎中獎金最高者。今年邀王德威、向陽、張小虹、陳義芝、楊澤、劉亮雅、駱以軍等7位學者、作家擔任評審,各推薦1名作家進入決選。 其中駱以軍、向陽推薦鍾文音,王德威推薦夏曼.藍波安,張小虹推薦唐諾,陳義芝推薦席慕蓉,楊澤推薦周芬伶,劉亮雅推薦賴香吟。鍾文音在第1輪便得到最高票5票,和夏曼.藍波安、周芬伶一起進入第2輪投票。在此輪鍾文音再度拿到最高票16票,打敗夏曼.藍波安的14票摘下大獎。 鍾文音是5年級作家中創作能量最充沛者。她專職寫作近30年,從1998年首部作品「女島紀行」,到即將出版的長篇小說「木淚記」,出書頻率最長不超過兩年,未曾間斷。 病榻邊服侍母親7年,鍾文音也未停筆。她形容自己以「以零碎時光換得每個書寫的片段」,完成「母病三部曲」—散文「捨不得不見妳」、小說「別送」與札記「訣離記」。 而「別送」是鍾文音寫作生涯的關鍵岔口。一如書中主角,她在外浪遊10多年,猝不及防地負起長照母親重責。這對母女表面疏離,但當各自經歷漂泊與孤獨,在母親生命的最後階段,擁有一段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奇妙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