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揭露,立陶宛和台灣簽訂半導體合作備忘錄,但在立國施壓要求下,蔡英文總統不顧外交單位反對,要求「政治處理」補助立國1000萬歐元(約3億4000萬元台幣),向台灣工研院買8吋晶圓相關技術,等同台灣單方面出資、無償幫立陶宛一家私人公司Teltonika買晶圓技術。 台灣前年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被視為外交突破。王鴻薇批評,外交雖艱困,但也應有不能逾越的規定,讓立陶宛予取予求的案例一開,未來是不是其他國家都可以比照此案要求台灣?呼籲蔡總統不應在營造立、台關係的大外宣下延續凱子外交,不但給錢,還奉上最珍貴的半導體技術,根本是「賣台」。 針對王鴻薇的指控,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4日說明,這是雙方共同出資,協助立國建構半導體的能力,並非開設半導體工廠,而後續的資金都將由立陶宛來挹注。他指出,工研院與立陶宛政府指定具規模的科技大廠簽訂契約,在合法規範下提供技術授權,將有助於台灣技術和產業增加國際影響力,將台灣納入國際安全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劉永健強調,雙方都有挹注資金,雖然初始階段,立陶宛公司相對資金挹注比較少,但是未來如果持續擴大合作,或進一步開設工廠,相關的資金都將由立陶宛方面挹注;我方目前投入的資金是協助立陶宛建構基礎能力、建立研發中心的基本需求。 外交部也澄清,台立各項領域合作絕對不是「凱子外交」,更非「喪權辱國」,而是基於夥伴關係及雙邊優勢推動產業合作,強化全球民主韌性的實際作為。 工研院則回應,與立陶宛的民間企業簽約合作,簽約前經過產學研會議審查評估;目前工作內容為半導體的初期技術諮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