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侯俐安、鄭朝陽、鄭媁、彭宣雅、林海/台北報導】政府為加速推動國家綠能政策發展,內政部日前預告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將更多土地納入新創的「綠能發展區」,即使有80位各領域學者連署反對,但內政部法規會仍開會通過,14日將如期公告。據悉,民團與學界將再度串聯於13日表達抗議,學者表示,執政黨持續對民間聲音置之不理,將使能源問題提升到總統選舉層次,成為明年選舉政治對決重要議題。 曾參與政府相關會議的官員都私下表示,綠能發展區用的是低地力的農漁土地,主管機關是農委會,但隱含多少環境及生態敏感區還不清楚,不能靠專區之名,行快速通關之實,仍應走正常審議程序,才不會便宜行事,後悔莫及。對此,農委會表示,綠能發展區非新畫定,會確認是否為長期廢耕或棄養土地。 光電吞噬台灣農地、山林及水域亂象不斷;內政部5月16日預告修訂「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附表,指出為配合加速推動國家綠能發展,由經濟部公告為「綠能發展區」的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保安等使用地,得依「非都」容許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且不受660平方公尺限制。 根據規畫,上述範圍包含1萬8155公頃,考量各類型土地專案設施遮蔽率、參與意願後,遴選出十個區位。以雲林縣3871公頃最多,其次是高雄市2707公頃、嘉義縣1511公頃,屏東縣716公頃、彰化縣102公頃。 針對質疑,內政部表示,該修正草案現正辦理法規預告及徵求意見中,對於各界所提各項建議,將與經濟部、農委會共同審慎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