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KPMG(蓬米猜)公司總裁凱詩在題為「舞弊行為:泰國公司如何應對」的座談會上表示,公司發出問卷訪問全國上市公司,共有44%回答問卷。整理資料後,發現其中77%認為舞弊是公司主要的內部問題;44%表示舞弊手法在2年後將增加;只有17%相信舞弊問題會減輕。 假若以行業劃分,金融業的舞弊手法以虛報財報最多,其他工業則以盜用公司資源為主。導致員工舞弊的主要因素是錢財利益,其次是貪婪。導致公司存在舞弊問題的3大主因,公司職員與外人串通、內部管理不足、缺乏商業道德管理系統。超過78%的公司選擇自行追查及處理,只有28%按照司法程序處理。由於證據不足,以及擔心影響公司聲譽。 此外,KPMG還把泰國的報告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指出澳洲、紐西蘭、印度等國,都存在公司舞弊的問題。當中澳洲約38%的受訪公司表示由內部管理發現舞弊問題,但泰國只有16%,反映出本國需要進一步改善公司內部管理系統。 DSI副廳長他尼表示,現在的舞弊手法繁多,最常見的包括有偽造假數、虧空資金、虛報成本、逃漏稅款等等。根據近3年來的資料顯示,上市公司的舞弊案件年均增加2倍,分別為2005年增長1倍、2006及2007年攀升2倍。 證管會負責人汪叻雅承認,現在法律對舞弊的刑罰不重,期望新大眾公司法能夠減少以上行為,由於將加重有關的刑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