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路透社新聞報導,PTTAR正在考慮是否關閉全部煉油廠,日均產能為14萬5,000桶,占泰國產油量的14%。此舉的目的為,解決熱能轉換問題。 金英證券(KEST)透露,目前PTTAR正在逐漸減產,並將評估是需要全部停產,還是部分停產。令公司感到困擾的是,原油需求量下滑與產能之間的沖突。 生產線估計耗時27天維修,如果僅停產一部分產能,產能減少的同時,也需要以輕度加氫(hydroskimming)的方法提煉原油。該模式較為不划算,會導致每桶煉油利潤幾乎為負2-4美元,今年下半年公司就很難盈利。 KEST認為,PTTAR全部停產的可能性較大。今年前7個月,國內汽油和柴油需求量分別比去年減少5.3%和4%。 加上每桶煉油利潤下跌,複合型煉油廠目前每桶煉油利潤已經由上半年的每桶7.48美元,跌至3-4美元。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PTTAR也必須採取全部停產的辦法來應變。 KEST評估,PTTAR停產27天檢修造成的經濟損失有限,但勢必傷害盈利。公司可以分享SPRC系統一半的煉油利潤,利潤分成合約將於明年2月8日到期。 而且PTTAR還可以將庫存的200-300萬桶成品油用來銷售,或是直接進口來確保內銷,但毛利率較低。 PTTAR煉油廠停產檢修會衝擊到石化經營,該類產品的庫存期為7天。即將在本月底、或最遲下月初開始投產的ATC第2工廠將如期開工。 KEST認為,由於公司進口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低,PTTAR可能還會降低石化產品的產能。 雖然停產檢修對PTTAR的影響不大,但每桶煉油利潤下滑、石油需求減少、再加上烯烴以及汽油價格大幅下跌,都會制約公司未來的盈利。 儘管石化產品的價格略有提升,但第3季PTTAR的難難逃虧損的厄運。 全球油價下跌,給PTTAR造成庫存虧損,第3季的財報堪憂。同時,亞洲區產能投入速度快於需求增長,導致PTTAR未來2-3年的經營出現瓶頸。KEST認為,PTTAR缺乏利多支撐,而且股價已經飽和。 KEST將其今年的目標價評估為22銖,建議避開。 PTTAR 29日收於21.6銖,升幅0.93%,成交2億623.5萬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