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化產品消費國,進口量巨大,特別是在籌備奧運會期間,拉動石化產品售價的提升。但是KEST認為,石化產品的生產週期將進入低谷,市場需求會逐漸縮水,受制於全球經濟的不景氣。 石化產品新產能的投入,勢必導致市場供大於求,影響業者的盈利能力。KEST預測,受到國際油價走低、需求下降的影響,價格將下滑18-41%。丙烯價格跌幅估最高,將從峰頂的每噸1,820美元,跌落到1,070美元。 乙烯價格也將從每噸1,670美元,走低到1,010美元。二甲苯售價恐滑落32%,跌至每噸1,106美元。苯的售價則下降18%,僅為1,095美元。作為下游產品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售價也會下滑20%,每噸僅售1,470美元。聚氯乙烯也將從每噸1,325美元,走低到955美元,降幅28%。 石化產品售價的滑落勢必導致業者毛利的縮水,所以KEST看低石化類股短線和長線投資。短期內該產品價格的走低將打壓股價;長線則受制於石化產業將進入週期性低谷。 KEST認為,石化產業經營的風險性變高,石化類股2009年的本益比僅為7倍。泰芳香劑及煉油廠(PTTAR)、泰石油石化(PTTCH)和泰化塑(TPC)今年的目標價被依次壓低到19.8銖、62銖和19.7銖。KEST評估,PTTAR和PTTCH的股價已飽和,而且下半年經營將走弱,但是從2009年開始這2支股票值得持有。 KEST同時建議持有TPC,今年的股息回報率上看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