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但是,就連股票專家自身也對所謂的“十二月效應”各抒己見。泰國匯商證券董事長初傑認為,今年很有可能出現“十二月效應”,依託為西方國家年底將進入新年假期,外商強勢撤資趨勢減弱。 雖然泰股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投資者所認定的基本點也存在差異,400、600和800點都有可能。截止到昨(15日),泰股平均本益比僅為6.62倍,市價對淨值比0.93倍,比較其他亞洲股市,額度低下。投資者寄希望於美國新總統歐巴馬上台後,能夠拿出救市方案,緩解全球金融海嘯的殺傷力,對泰股也是一大有利因素。 初傑表示,目前泰國股市還是具有吸引力,而且SET指數繼續下跌風險有限。雖然前段時間大盤指數由380點反彈至480點,但基本面沒有任何改變,因此認為“十二月效應”出現的可能性較大,大盤有望再拉高100點。 但是,Manulife證券投資部主管帕努攻則認為,今年的“十二月效應”難以出現,該現象一般反應的是12月份的股票走勢,以前長期和共同基金都將在年底之際集中買進,促使“十二月效應”的出現。但今年泰股大跌,基金也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同時國內政局混亂也制約SET指數的反攻。 大城證券投資部主管助理威普認為,國內政局如果穩定下來,對股市十分有利。基金年底前加緊買進泰股資,可會刺激SET指數的回升,泰股在年底反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無論“十二月效應”能否出現,券商強調,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陸續買進績優股,以觀長期投資回報都比沖短線明智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