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截止到今年首季,這6大工程承包商持有的合約價值僅為948億4,300萬銖,創過去3年新低,該額度僅能支撐未來1年的收入。業者指望政府能在未來3年內加快投資1.4兆銖,促使各項基礎設施項目如期開工,其中包括公路、鐵路、接運、水利等體系。 作為建築業的主要原料,國際市場的鋼鐵價格大跌。但是其他原料的價格保持穩定,包括混凝土和水泥等,確保工程承包商的盈利保持增勢。該產業收入低下,但是經營開支大漲,特別是管銷支出所費巨大,拖累毛利率隨之下滑。 亞洲證券(ASP)預測,只要政府啟動大型基建設施項目的施工,民間投資也會相應攀升,推動工程承包商整體營收和盈利的成長。ASP強調,該類股的投資主要視政府投資動向而定,曼谷市接運項目的推進尤為重要。 針對工程承包商的投資,ASP持中立的態度。但是看好該領域明年的經營前景,屆時6大承包商的盈利將顯著攀升。ASP首推初干創工程(CK)和新特工程(SYNTEC)的投資。特別將SYNTEC今年的本益比從之前的4倍,調高到6倍,得益於國內投資情結的趨向好轉;剩餘的建築承包商股價基本達到、或是超過今年的目標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