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分析泰股市值前25大的大型股票持股結構發現,共有7個外國投資者偏好投資泰股,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盧森堡、澳洲及日本。調查發現,新加坡持有泰股的比例最高,超越原來持股比例最高的英國。 比較上述外資在2009年初及年底的持股比例發現,新加坡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增加,相比其他國家投資者的持股比例都下跌,特別是盧森堡及澳洲的降幅最大。 截止2009年底,新加坡投資者持有泰股的數量為107億股,高於之前的104億股;英國的持股數量也自106億股,走低到94億3,000萬億股;美國的持股數量由原來的67億9,000萬股,減少到65億1,000萬股;香港投資者的持股數量為10億9,000萬股,低於之前的11億5,000萬股;盧森堡的持股數量從之前的5億7,176萬股,跌至1億7,141萬股;澳洲持股數量自原來的5億7,756萬股,降至1億6,262萬股;日本的持股數量為1億1,343萬股,低於之前的1億6,495萬股。 外國券商協會前主席通瑪古表示,2009年外資投資比例跌至20%,大幅低於去年5年來的30-40%。部分原因是外資轉向投資報酬率較高的北亞股市,加上泰國官方政策,直接影響海外直接投資,例如法院下令暫停瑪達浦投資案、以及3G經營執照的投資進度,均對泰國大型工業投資造成打擊。 通瑪古指出,雖然政局不穩定,可能出現解散國會、或政府改組等問題,但外資相信國家管理政策不變。外資最擔心的是投資障礙問題,特別是與瑪達浦工業區投資問題相關的法律明確性,預期可於今年首季得出結論。 DBS證券公司市場分析部主任阿帕蓬透露,過去3年來,外資在泰股的投資比例持續下滑,部分原因是受到美國金融海嘯的影響,導致全球股市下跌,加上國內存在政局問題。另1個原因是投資者轉向投資消費品市場,特別是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