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8大類股皆走高,升幅最高的是資源類股的2.95%,金融類股以2.02%的漲幅緊追在後,其次是營建類股增加1.44%、工業類股上揚1.43%、以及農業類股走高1.29%。外資買超11億5,658萬銖,國內法人買超5億4,111萬銖,自營商買超1億4,696萬銖,國內資金賣超18億4,465萬銖。 磨鑾證券(BLS)分析部董事經理助理猜蓬預測,2-3月間外資將大舉拋售泰股,額度約200億銖,導致自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累積賣超額將達到500億銖。 外資對國內政局的穩定性不具信心,再加上政府解決瑪達浦工業區投資問題沒有進展。同時還有其他國外因素,例如各國中央銀行準備加息、美元升值、歐美國家的金融及財政政策等。 猜蓬比較看重國外因素對泰股的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步伐仍不穩定,與國內政局問題相比,前者對影響力較大。導致外資撤離泰股,轉向投入債市的懷抱,與亞洲國家和新興國家的資金流向一致。 截止今年1月底,亞洲及新興國家的股市共有約36億美元的資金流出,折合約1,180億銖,大幅高於前1周淨流量的16億美元,折合約528億銖。當中,外資賣超泰股約74億8,400萬銖。 BLS評估,泰股指數今年首季將持續走低,直到第2季才會好轉,最低位可能下殺到600點,然後再逐漸反彈,得到上市公司公布2009年財報、及宣佈配發股息的推動,而且瑪達浦問題也應該有個對策。泰股第3季將開始上揚,直到第4季,下半年有機會衝上840點的高位。 猜蓬指出,近1-2個月內都不建議投資者進場,受到瑪達浦問題的衝擊,加上美元升值將影響指數持續走低,建議投資者在指數跌至670點以下再進場,累積能源類股、旅遊類股、食品類股及與出口相關的股票等,特別是從事棕櫚、砂糖、食米及黃豆等業務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