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銖幣值創下13年來新高,是財政部及央行首先解決的問題。因為泰銖升值導致出口業者競爭力下滑,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影響最大,為此財政部與央行取得一致共識,提出徵收外資購買債券預扣稅15%,今日提交內閣審批。
國寶證券(GBX)研究部主任塔瓦猜表示,財政部向內閣提出徵收外資購買債券預扣稅政策,投資者需要等待內閣最後的討論結果,如果內閣通過,短期內將有利出口業者,特別是原料來自國內的企業,值得關注的公司有卜蜂食品(CPF)、泰金寶科技(CCET)及泰達電子(DELTA)。
菲南沙金融(FNS)分析報告指出,泰股還處在盤整階段,內閣若通過財政部提議,還需要關注金融政策委員會是否調升利息,如果穩定利率,短期內將是一個利好因素。此外,財政部及央行提出徵收外資投資債券預扣稅,不會導致泰銖幣值大幅下跌,也不會給泰股交易造成很大衝擊。
雖然目前外資在泰股買超300多億銖,但是僅占市場總價值的0.3%,低於0.4%的平均值。估計10月份泰股將會出現獲利了結的賣壓,不過目前股票流動性強,相信泰股不會大幅波動,支撐點為940點。目前市場對能源及煤炭需求增加,因此建議買入泰油勘產(PTTEP)、泰石油石化(PTTCH)、泰芳香劑及煉油廠(PTTAR)等能源類股。同時建議賣出丘細見銀行(KK)、鐵士古銀行(TISCO)、泰軍人銀行(TMB)及泰京銀行(KTB)等升幅縮小的銀行類股。
泰納昌證券認為,目前需要關注政府及央行對泰銖幣值的阻升措施,但預計泰銖短期內上升趨勢不變。估計本月20日金融政策委員會會議將不會調升利息,但12月1日還會再次討論。如果利率升高,會給泰銖幣值帶來一些升值壓力。
金英證券(KEST)指出,泰銖幣值自年初至今,升值幅度達10.46%,創下13年來新高,其中因素之一是央行調升政策利率,吸引國外資金流入,泰銖升值也給中小型出口企業造成很大影響。如果財政部提出的政策通過內閣審批,應該可以放緩泰銖升值力道,不過外資可能會從債券市場轉入股市,但是也不會給泰股造成太大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