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PM集團首席執行官威切(Vichien Phongsathorn)指出,可能新能源領域開發將交給麾下1個分支機構,領先產品公司(Premier Products)負責,集團將推動該企業於明年首季增資上市,但具體意向仍不公布。
除可能新能源產業外,PM集團還將關注與環保有關聯的產業,例如廢水處理系統等,並視為一個長線投資項目,可確保集團未來收入和盈利的可持續性成長趨勢。
領先產品公司之前與台灣科風集團下屬的無限綠色能源公司合作,斥資10億銖在北標府興建15百萬瓦的太陽能發電廠,其中6億6,600萬銖將來自商業貸款,剩餘的款項來源為內部流動現金。該項目首期產能5百萬瓦,已在4月份投入運行,隨後將於今年內追加10百萬瓦的效能。
PM集團還計畫未來2年在北柳府、以及巴真武里府繼續興建太陽能發電站,發電能力被設計為50百萬瓦。這2個電站的投資預算共計50億銖,同樣由商業貸款和流動現金組成。
領先產品公司未來還將繼續投資超小型獨立民營發電廠和小型獨立民營發電廠,並開發適用於住宅、辦公樓、停車場及工廠等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板,響應政府號召。
PM集團去年的收入達70億銖,其中20%的份額有與環境相關聯的投資項目貢獻。集團今年除大力開發可更新能源領域的商機外,還將斥資2-3億銖尋找新商機,通過組建合資公司、以及收購、或合併的方式擴大現有的經營規模。
PM集團在經歷30年後,推出新的經營方針,強調和諧共贏,通過尋找合作夥伴的方式達成企業改革。受國家扶持政策、以及泰國光照和土地充足等因素的推動,近年來國內眾多公司都將非主營業務鎖定可能新能源領域,成為1個方興未艾的產業。大型上市公司包括叻武里產電(RATCH)、初干創工程(CK)和泰國自來水公司(TTW)等。
PM今年第2季賺5,556萬銖,每股盈餘0.09銖。獲利比去年同期攀升25%。累積前2季的獲利達1億2,259.7萬銖,每股盈餘0.2銖,比1年前的1億940.8萬銖,上揚12%。
PM上半年每股分紅0.1銖,相當於盈利的50%,價值5,982.5萬銖,9月1日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