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今年慘遇特大洪水的吞噬,77個府中已有56府洪水氾濫,其中10府為重災區。全國930個工廠受災,經濟損失達260億銖,而且這2個數字還在攀升中。導致財政部評估,此次水災將使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低於4%的既定目標。面對嚴重的水災,資產管理業者認為,雖然泰股中長線不看淡,但短線衝擊難免。特別是泰國為全球稻米最大出口國,水災導致700萬噸稻米化為烏有,米價勢必因此大漲,給國際市場供應造成巨大壓力。
ING泰國基金表示,水災除對經濟成長率造成巨大衝擊外,農作物損失將直接加重短期內的通膨壓力。所幸水災直接衝擊的產業並不多,因此對於企業獲利影響應有限,後續仍須觀察洪水是否蔓延至曼谷等經濟重鎮。
匯豐泰國基金也指出,在水患衝擊後,泰國明年首季的GDP將因為重建需求而快速恢復。有鑑於全球經濟復甦趨緩,又碰到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水患,預估泰國年底前有可能會降息1碼,以因應洪災所造成之經濟損失並維持經濟擴張力道。泰國是全球稻米最大出口國,出口比重占全球的3成,水患重創農業,未來米價的升高無可避免。還將給東盟國家通膨造成壓力,其中以菲律賓的敏感度為最高。
JF泰國基金分析,由於氣候變遷,近年來泰國幾乎年年都受水患所苦,短線將衝擊泰國製造業與出口表現,更不利第4季經濟成長動能,這也是近期泰股反彈力道不如其他亞洲股市的主要因素。所幸目前泰國的財政體質大幅躍升,政經情勢在新政府上台後也相對穩定,外資上周買超泰股達2.43億美元,為11周以來最高的買超業績,也是過去1周唯一獲外資淨買超的亞股。
另據富蘭克林坦伯頓亞基金表示,泰國失業率在1%之下,因此推動經濟成長並不須由刺激就業著手,泰國執政黨提高最低工資政策就是有助提振民眾消費實力、刺激經濟成長的方式,其中最為看好銀行類股的投資前景,因為投資新興市場銀行股是分享新興市場成長動能的直接、簡便的方法。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表示,除水災後重建題材,近期油價上揚,帶動原物料反彈行情,也反映到泰國股市橡膠、塑化類股領漲。泰國務農人口居多,其中稻米更是重要出產農作物,泰國政府也提出新米價方案,將調高50%的稻米收購價,市場預計此舉將增加農民收入,屆時也將提升消費,對於泰國的內需消費類股也是一項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