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外資上月30日買超泰股達到11億8,092萬銖,國內法人買超10億1,497萬銖,國內自營商也買超5億8,633萬銖,而國內資金則賣超泰股27億8,222萬銖。累計4月份外資買超泰股共計11億8,199萬銖,國內資金買超29億3,551萬銖,而國內法人賣超23億9,645萬銖,國內自營商賣超17億2,104萬銖。
截止到上月30日,泰股市值攀升到10兆1,069億5,201萬銖,股票周轉率38.31%。泰股平均本益比16.64倍,市價對淨值比為2.24倍,股息回報率3.50%。泰股指數過去3個月的增幅為14.31%,上半年反彈28.42%,今年以來的升幅達到19.82%。
輝立證券公司證券分析部助理主任提拉達指出,泰股指數的升幅優於鄰國股市,部分原因是外資從4月27日持續進場吸納泰股,對投資者的心理方面帶來正面刺激作用。之前,因為外資賣超泰股,影響部分投資者的信心。同時,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今年首季財報、以及美國可能出台第3輪量化寬鬆措施(QE3)刺激該國經濟復甦等,推動泰股節節上升,並改寫近16年的新高。
針對泰股大盤今(5月2日)的走勢,提拉達預測,如果沒有出現新負面因素,看好泰股指數能夠繼續上升,但是必須密切關注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評估泰股的支撐點位於1,215-1,220點,壓力點為1,230-1,235點。
展望5月份的泰股前景,凱基(KGI)從技術線圖分析,評估5月份泰股的重要壓力點為1,210點,假若大盤指數能夠站穩1,210點,估計指數將在1,210-1,290點之間波動;如果指數無法站穩1,210點,預測大盤指數可能回落至4個月平均線1,160的支撐點,甚至進一步下挫至測試1,130點的支撐點。
KGI認為,影響5月泰股指數走勢的3大重要因素為上市公司每股盈餘(EPS)、外資流向及西方國家因素、以及技術線因素。整體看,預期第2季經營前景亮麗的上市公司,其股價可望繼續上揚,但是第2季經營效益趨向持平或衰退的上市企業,其股價可能會明顯下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