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BMCL董事長猜瓦表示,地鐵公司制訂計畫對11個地鐵站進行商業化開發,現時僅有4個地鐵站進行過商業化開發,分別是甘烹碧站、乍都節站、帕鳳育廷站和素坤逸站。為此公司在2013年初將對拉瑪九站進行商業化開發,明年年中和年底前各再開發2個地鐵站,其中碧武里站、文化中心站等都具有開發潛力,而每個地鐵站可開發的面積達2,000平方米,已經有2至3個大型商業中心有意在地鐵站租地經營。
猜瓦指出,已經開發的4個地鐵站的商業用地每年帶來接近2,000萬銖的收入,地鐵站商業化用地開發的主要目標是為在上午9時後和下午5時前吸引客流量以提高地鐵搭乘量,因為這段時間搭乘量比繁忙時段減少約半數。地鐵站商業化開發也趨向多樣化,如增加美容、美甲、美髮店、補習中心、會議中心等,地鐵站商業用地賣點是搭乘地鐵為交通工具,無需花時泊車,便捷準時。預測今年客流量將增長15%,收入約20億銖,高於2011年18億銖的水準。
地鐵紫色線(挽艾至挽賜)與 泰國大眾捷運(MRTA)簽署協議,將在40個月後可進入試車階段,再經過9至12個試運行期間就可正式營運。藍色線(華喃峰到挽坎和挽賜至塔帕)延長線可在3至5年興建後通車,屆時曼谷地鐵系統將較為完善,市民的生活也將出現較大變化。地鐵公司還對未來乘客數量變化因素進行評估,如全線收費20銖、石油價格上升、沿線房地產興起等,其中政府「首車計畫」也是導致地鐵乘客增長的因素之一,因為道路車輛數量更多讓交通更多堵塞。
曼谷地鐵董事長助理威吞表示,公司原計畫增加購入5輛地鐵車頭和每個車頭帶3節車廂,與紫色線的21個地鐵車頭同時訂單,但現時還未作出決定,需等待全線收費20銖規定的制定情況更加明確,是規定每條線路都按此規定收費還是逐條線路分期實行,因這樣會導致各線路乘客數量增長不均衡,不過公司還有3至4年的時間去慢慢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