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中東亞青運遭中國大陸阻撓,蔡政府在第一時間嚴詞譴責,行政院長賴清德和陸委會也接連回擊。這些反制,卻不正視兩岸政策的問題源頭,也無意解決東奧正名公投問題,更不以保障台灣選手的比賽權益為念。也因此,賴清德一出言回擊,就暴露台灣缺乏對抗籌碼的困境;陸委會一出手反制,更以犧牲金門民眾用水的權益為能事,一派冷酷。 台灣連遭中國大陸取消東亞青運及強迫各國航空公司改名之挫折,賴清德接受媒體專訪,提出中國的「3大錯誤」和台灣的「4大策略」,來回應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封殺。賴揆直指3點「中國錯了」:包括改變鄧小平韜光養晦路線,引起區域緊張;用不公平貿易手段攫取各國專利,引爆中美貿易大戰;以及在兩岸政策上,忽視了蔡總統的善意。賴清德要求中國「懸崖勒馬」。 生存寄託美國 無智慧可言 賴清德數落中國大陸的「3錯」,一錯二錯都屬美中全球戰略大博弈的格局,三錯才回頭檢討兩岸關係。事實上,兩岸關係生變皆源於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缺乏共同政治基礎,以致任何善意都被中國大陸視為「未完成的答卷」。再說,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從陸委會到外交部,在兩岸定位與政策立場上釋放的訊息,也往往混亂而互相矛盾。尤其賴清德的論述,更形同以台獨綑縛台灣,並把兩岸關係嵌進美中博弈大棋盤之一隅,把台灣的生存與出路完全寄託於美國,實無智慧可言。 毫無疑問,美中關係已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習近平雖然極力告訴美國,「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但人們都看得出來,崛起的中國大陸必然直接或間接地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美國也勢必要回應中國大陸威脅,美中終究要作某種程度的攤牌。這點,恐怕不是中國大陸「韜光養晦」就能躲過。 兩隻大象打架,台灣自應小心,避免被波及。然而,蔡政府卻以為台灣站在美國肩膀上,可以肆無忌憚地向中國大陸叫陣。最近外交部長吳釗燮公開請求美國持續軍事支持,否則「台灣可能被北京武力占領」;美國卻明白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保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這等於是說,台灣可以透過軍購向美國繳交「保護費」,但別奢想美國為台灣出兵。 缺乏對抗籌碼 問題是,面對中國大陸的打壓,賴清德回擊的4大策略,竟然只是空洞而八股的4個口號:「壯大台灣、鞏固台灣、宣揚台灣、團結台灣」。閣揆的回擊如此蒼白,固然與其格局有關,卻也暴露了台灣缺乏對抗籌碼的事實。 中國大陸遏止台獨,以粗暴的手段傷害到台灣民眾的情感;蔡政府無力反制,一出手就傷到台灣民眾的權益,兩岸都應深自檢討。在意識形態綁架下,百姓被當成芻狗,但民眾何辜? (節錄自聯合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