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系綜合報導】垃圾流向的蝴蝶效應開始,重創台灣回收體系?台北蘋果日報報導,中國自今年年初開始下達禁令,禁止包括歐美廢紙與廢塑等垃圾進入。至今7個月來,包括從5大洲,共86國的國家將廢紙與廢塑倒向台灣。報導稱,目前已有逾百萬噸,共4萬個貨櫃的廢紙與廢塑湧入台灣。 1張極似「全球航班」的路線圖,其實正是全球垃圾如何旅行到台灣的流向圖。報導稱,這批來自世界的垃圾,以「產業原料」名義進口,光是台灣中部的廢紙紙磚面積超過4座足球場,上頭印的英文地址則是來自美國。 有在高雄的廢紙回收業者大嘆,真是不明白「台灣的垃圾都處理不完了,卻還進口國外的」;廢塑的垃圾增加量,多到連碼頭查驗員都有感,嚴重衝擊到本地的拾荒體系。 報導稱,拾荒體系價格從今年開始變差,過去每公斤能換4至5元台幣,如今慘跌只剩1到2元台幣。拾荒者表示,過去撿1天能買1個便當,現在只能買1罐水,但對這樣的貶值現象卻多數只能敢怒不敢言。 報導說,原本每年會湧進大陸包括600到700萬噸的廢塑膠,及2000多萬噸的廢紙,從今年年初開始,將由東南亞等地吸收,也包括台灣在內。 對於這場垃圾大戰,環保署強調,已在本月13日宣布修法,限制並實際管制「洋垃圾」的總量,但要自10月開始才會有具體作為,但相比東南亞各國,早已開始對洋垃圾採取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