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侯俐安、吳姿賢/台北報導】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蘇花改)第1階段蘇澳—東澳段,今年2月5日通車,但出了東澳,東澳—南澳段又走回舊蘇花公路,地方民眾盼該段能納入蘇花改。交通部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昨宣布,年底將啟動東澳—南澳段可行性研究,交通部長吳宏謀也強調「安全回家的路不能有斷裂」。 東澳—南澳段是否納入蘇花改工程,過去就曾討論,但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傾向不納入。新交長吳宏謀一改作法,在年底選前的敏感時刻拋出納入評估,引發外界聯想。 蘇花改計畫包含蘇澳—東澳、南澳—和平、和中—大清水3段,今年5月蘇澳—南澳先通車,車輛開至東澳後須接回蘇花公路,即使後續南澳—和平段通車,東澳到南澳同樣也要走舊路。地方認為該路段彎道多,易造成交通瓶頸與車禍,還稱是「死亡12公里」,宜蘭地方多年來爭取將該段納蘇花改。 蘇花改當年環評有條件通過時的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就註明,東澳—南澳段已有新澳隧道,局部路段也截彎取直,從各路段、車種肇事率比較表顯示,東澳—南澳段坍方與肇事率,比蘇澳—東澳、和平—崇德都低。 賀陳旦今年初也曾指出,該路段已有8處彎道、6處邊坡改善完成,盼能透過管理降低路段壅塞。 但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年7月視察蘇花改時,允諾啟動同意東澳—南澳段評估,交通部昨選在蘇花改工程技術論壇的場合,對外宣布年底啟動可行性評估。 吳宏謀昨受訪指出,東澳—南澳段納可行性評估,是來自宜蘭在地領袖提出想法,他認為,建構東部安全回家道路「不能有斷裂」,若現況足以滿足地方需求,交通部會據實以告,但若涉及較重大建設,則應透過審慎評估與環評分析,安全沒有止盡,盼能達到「零事故」目標。 根據公路總局統計,蘇花公路東澳—南澳路段,24小時死亡的A1事故,2014、15年為1件,16年出現7件,但最新統計至去年上半年為零件;事故造成受傷或超過24小時死亡的A2事故,2014年以來從20件、30件增加到52件,但去年僅12件,比例來看有降低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