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張雅婷、張念慈/新竹報導】被譽為「台灣政壇4公子」之一的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物理學家沈君山,因3度中風長期臥病,日前發燒腹脹住進新竹馬偕醫院,昨天因腸破裂感染,病情急轉直下,家屬不捨進行侵入性手術,讓沈君山自然安詳辭世,享壽87歲。 清大校長賀陳弘對沈君山十分敬重,他以「哲人已遠」表達敬悼之意。 沈君山病逝時,妻子曾麗華、兒子沈曉津隨侍在側;家屬表示,沈君山生前無宗教信仰,也曾親囑以最簡樸方式火化,將遵照遺願不設祭、不發訃聞;清華大學將擇期辦理追思會,與沈君山的朋友故舊一起緬懷其行誼與貢獻。 沈君山在2007年第3度中風,無法言語,清大為他在校園內安排1處居所,由管家與看護悉心照料,11年來病情穩定。本月5日入院後,經大腸鏡檢查發現腸扭轉併腸壞死,治療後一度好轉,但後來檢查出腸破裂與感染。 沈君山生於1932年,父母皆為著名農學專家;父親沈宗瀚是前農復會主委,曾改良一小麥品種,並命名「驪英一號」,追念在研究中因故辭世的妻子沈驪英。 沈君山在台灣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學位,赴美深造,於馬里蘭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任教於普度大學。回台任教後,於1994年出任清大校長。中央大學前副校長、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沈君山本原本在美國可以有很好發展,卻選擇回到台灣,帶動台灣的研究和教育,影響了1個世代。 沈君山擔任清大校長期間,適逢台灣校園民主運動發展,清大校園也發生不少抗爭活動,但沈君山以溫和開明態度處理,使清大校園未受太大衝擊。 美麗島事件時,國民黨內曾有人主張將主謀判處死刑,沈君山參與審判過程後,向時任總統蔣經國表達不要採取極端手段,建議「不宜流血」,因為流血製造烈士、國際視聽不佳;「我們終究要在這塊土地耽下去,血流入土地,再也收不回。」結果無1人判死刑。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沈君山,是圍棋、橋牌高手,與連戰、錢復、陳履安並稱台灣政壇4公子。清大生科院教授李家維曾說,沈君山是社會公義的代表,穿梭美、中、台,擔任藍綠協商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