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林河名/特稿】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五拋出「有條件」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建的可行性,觀塘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境影響評估案昨天迅速過關。雖然行政院否認有「交換說」,仍不免讓外界產生選舉聯想;只是,就算能稍穩住選情,但民進黨長期以來堅持的環保理念瀕於破功,會不會「短多長空」,未來將面臨更大衝擊? 觀塘三接環評昨天審查通過,卻是在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請辭明志,以及環團抗議聲中,才因官方代表多數闖關成功。經過這一役,已讓環保團體及學者站在民進黨的對立面。 環保人士主張保育大潭藻礁,並非完全不可行。台灣中油回應就表示,有環評委員及環團提出包括台北港、林口港及台中港「異地」方案,經過中油依據專業逐一評估,雖然工程技術可行,但建站期程相對很長,時程上都緩不濟急。 依台電長期電源開發規畫,第三接收站是為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從2023年起的用氣需求,以確保北部電力穩定供應;雖然有其急迫性,但若只因異地工程「緩不濟急」,就硬是犧牲藻礁,縱使影響範圍縮小,也絕非「兼顧環保」的上策。 觀塘三接環評一過,當年蔡英文總統在桃園藻礁親筆寫下「藻礁永存」諾言,以及桃園市長鄭文燦曾在臉書公開護藻礁、批評當時執政的國民黨「以經濟掛帥」等往事,都被重新翻了出來。對照鄭文燦當時寫到「藻礁要超過千年才能形成,是桃園珍貴的自然文化資產,破壞了就難以復原」,更加凸顯所謂異地工程「緩不濟急」的荒謬。 此外,詹順貴昨天請辭聲明提到「長期以來社會所見,盡是派系政客、樁腳與紅頂商人,以經濟發展為名,強霸吞噬弱勢人民土地、家園,掠奪自然資源與破壞環境生態」,更是令人感慨。 如今,就算觀塘不是為了交換深澳,但在賴清德「有條件」重評深澳的答詢之後,在新北市苦於挨打的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或可暫時解決「燃煤」之急,稍獲止血;反倒是選情穩定領先的鄭文燦,必須面對承諾跳票的誠信檢驗。 只是,政黨講求選舉得失,民眾在確保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愈來愈注重環境永續保育。觀塘在官方強勢主導下過了環評這一關,但判斷經濟與環保孰重,還有民意這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