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蔡家蓁/金門縣報導】在台灣,想看孔雀要到動物園;在金門,走在路上隨時可看到成群野生藍孔雀。但對金門來說,這可不是美麗的邂逅,因為孔雀數量越來越多,逐漸失控,牠們偷食農作、產生噪音、甚至有危害飛安之虞,成為金門潛在威脅,縣府已全面展開清除。 金門縣政府粗估,目前至少有1400隻藍孔雀,曾有民眾拍到一棵樹上同時站了6隻野生孔雀,滿山遍野都是,整個大金門都有孔雀蹤影,只有小金門沒有,因為牠們無法飛那麼遠。 金門怎麼會出現孔雀?縣府建設處科長鐘立偉表示,畜試所原飼養14隻觀賞用藍孔雀,1999年丹恩颱風把畜試所的屋頂吹走,孔雀從此流落野外。據估算,近20年來群族成長約100倍,達1400隻。 鐘立偉說,這些孔雀所以繁殖如此快,主要在金門適應得非常好,牠們經常食用農民放置在野外的廢棄物酒糟,加上金門幾百座廢棄營區,讓牠們能隱密躲藏。最重要的是,屬於外來種的藍孔雀,在金門沒有天敵,因此族群與數量越來越多,整個大爆發。 國立中山大學前年起接受金門縣府委託展開孔雀移除計畫,生物科學系張學文老師實驗室調查發現,孔雀除酒糟外,還會吃高粱、西瓜、地瓜、花生,菜苗,讓農民氣得牙癢癢。孔雀的啼叫聲像嬰兒在哭,6、7月繁殖季期間整群啼叫,半夜聽到相當可怕,已造成聚落周邊環境噪音問題。 此外,孔雀體型偏大,公孔雀體長可達2公尺,重量約4至6公斤,母孔雀體長也有1公尺,重量約3至4公斤,有民眾開車在路上,三五成群的孔雀突然從車子前面飛過,差點出車禍。縣府擔憂萬一哪天孔雀跑到機場周邊,剛好遇上飛機起降,恐發生飛安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