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27日電】孩子們在餐廳、交通工具、床邊使用手機、平板,表情是毫無疑問的滿足。幼童們玩手機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景色,成為這時代的即景。 但孩子眼球被3C產品吸引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極可能是日後的光明;3C產品雖然可在最快時間止住孩子吵鬧,卻也讓父母深陷「養育挫折感」。 手機安撫孩子不吵鬧 國健署去年進行「3C產品對兒童視力保健報告」,針對家有六歲以下幼兒的父母質性訪談,發現孩子使用3C常見原因,主要是減少孩子吵鬧、父母需要自己時間,親子互動、讓孩子學新事物等。但是訴說原因的同時,爸媽們隱然有著不安。 「小孩目前一歲四個月,他七、八個月大時,我就讓他使用手機。」育有兩名小孩的劉先生不諱言,有時長時間搭車或帶孩子出門吃飯、與朋友聚餐,孩子不耐久坐或久候而吵鬧,這時拿手機「安撫」小孩,透過手機影片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就不會吵到其他人。 「不想要的必要手段」 「家長最大的痛點,就是除了手機,沒有其他東西能讓孩子安靜」,劉先生無奈的說,讓孩子用手機成為「不想要的必要手段」。 家有十歲、三歲孩子的小蓁媽媽坦承讓兩個孩子玩3C,「這是一種非常彆扭的心情」。她解釋,給孩子3C可以讓她短暫得到一段喘息時光,讓她真正專心處理一點公事。但她也充滿罪惡感,直說這是「飲鴆止渴」,自己明明知道這樣不對,卻還是一直重複。 飲鴆止渴充滿罪惡感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觀察,爸媽或照顧者讓幼兒玩手機大致分成三種狀況,真的不知道手機會傷害孩子、不相信手機會傷害孩子及養育挫折感,而「養育挫折感」是目前最常見的原因,照顧者被小孩子吵到沒轍,但拿出手機孩子就變乖寶寶,讓照顧者漸漸失去「我可以照顧這個孩子」的信心。 許多人認為幼兒視力問題責任在家長,但監察委員江綺雯對於家長無助,尋求「3C保母」困境表示同情。她認為,家長真的太忙了,現代父母實在太難,家庭教育是非常專業的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