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劉嘉韻、韋麗文╱台北27日電】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罕見發布指南,建議兩歲以下不要接觸電子螢幕,但幼童滑手機已成世代現象,台灣甚至已有年僅五歲的孩子手機成癮。 預測機構Zenith認為,從今年起,人們每天花在網路上的時間將超越電視,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最主要方式。 台灣眼科醫學會發布調查也指出,民眾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為9.4小時,也就是說扣除睡覺,人生一半清醒的時間都盯著電子螢幕。 除了睡覺 半數時間盯螢幕 根據調查,台灣高三學生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逾500度)達三成五,推估20年後因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面臨失明風險人口,可能約50至55萬。 世界各國紛紛提出幼兒手機使用規範,關注層級提高至國家領導人,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皆直接下令管理。 反觀台灣,零到六歲孩子的視力保健主管機關是國健署;上國小之後,屬於教育部管轄,實際執行則屬於地方衛生局。一雙眼睛,三個單位管,等於沒人管。 為何把手機交給不到六歲的孩子?家長坦言,一開始是幫孩子拍照,再拿給孩子看,之後卻是為了減少幼兒吵鬧,「黏住後就改不了。」 此外,家長有獨處需求或額外的工作,結果情況愈來愈糟,深陷教養挫折感。 監委建議 開徵3C健康捐 近視問題動搖國本,監察委員江綺雯啟動「兒童近視問題嚴重」調查案,要求衛福部與教育部檢討改進,包括訂定散瞳驗光給付、兒少合理使用3C時間,強化托嬰中心、保母知能,甚至開徵3C健康捐,作為兒童視力保健經費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