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雷光涵、林以君/台北9日電】13天內登上兩座逾8000公尺高山、第2個登世界最高的聖母峰的台灣女登山家,也是首位攀登馬卡魯峰的台灣女性,31歲的詹喬愉回到台灣前,媒體已為她在台灣登山界排了各種名次。對詹喬愉而言,登山不是與他人較量,是自我能力的測試。 詹喬愉的山難搜救師父劉崑耀,把她當女兒看待,每次得知「女兒」的計畫都很矛盾,永遠昧著良心講「支持妳」。劉崑耀說,「戶外人要做危機控管,天候不佳,不逞強;天候好,要考慮更多。詹喬愉放棄過一次聖母峰攻頂的機會,她的決定是對的,判斷天候良好,山友會急於出發,肯定大塞車,喬愉這麼瘦小,排隊等30分鐘,可能早失溫。」 成功的登山家,是判斷力的王者。詹喬愉評估外在環境的變數,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狀況,她感覺得到自己能耐在哪。台灣有成功登聖母峰,卻失去了腳趾的人,甚至有人下撤,體力耗盡喪命。 詹喬愉懼高,依然熱中攀岩,因為身上有安全繩索的確保。十多年來用理智克服恐懼,直到攀登世界第5高峰馬卡魯峰、第一高峰聖母峰時,才知道她錯了,害怕是生理反應,不是心理可以控制的。 詹喬愉回想,可能從馬卡魯峰開始身體狀況極差,第一次察覺到身體背叛了心。 最讓她恐懼的,可能是喪失的時間感。詹喬愉說,時間就是安全,在高山看表、取手機不方便,天都是亮的,待天暗了,雲過來了就來不及。她注意其他人的位置,不是為了比較,是要提醒自己保持節奏,沒有對比,很容易錯失時間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