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上周六蔡英文總統出席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頂樓觀景台啟用典禮,她說,新的觀景台將成為最驚豔的台灣印象。沒想到觀景台啟用一小時後,航警以人太多,有安全疑慮為由,將觀景台前方靠近機坪部分,拉起紅龍繩管制,最驚豔的台灣印象立刻打折。 觀景台滿足民眾賞機的願望,但可能發生往停機坪丟擲雜物等顧慮,如松山機場就採取透明玻璃帷幕方式,民眾透過玻璃看得到飛機,但保證丟不到。當然,玻璃會反光,會髒汙,因此更多機場採用的方式,是拉起橫向的細鋼繩柵欄,鋼繩間的距離,不至阻擋飛機迷的相機鏡頭,若刻意投擲雜物,卻幾乎不可能正好從縫隙穿過。這次桃園機場觀景台,使用的就是這樣的柵欄。 航警在機場觀景台開幕後立刻喊停,原因是沒想到會民眾這麼多,全部都擠到前面那個區塊,這會有危險。航警擔心的似乎是,太多民眾擠在前面,會把鋼繩柵欄給推倒,以至於發生墜樓的危險。問題是,相同設計各國機場所在多有,從未聽說過推倒欄干的問題,航警是擔心桃機公司的柵欄工程豆腐渣,還是覺得台灣民眾天生神力,會像街頭抗議運動衝撞拒馬一樣的,硬把欄杆推倒。 航廈頂樓興建觀景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主體工程甚至已經完成一年以上。在工程規畫過程中,一共開過11次協調會,航警或其他任何單位,都不曾表達過安全顧慮。怎麼會在風光剪綵啟用之後,才突然因為危險,限制民眾使用。 答案不外乎兩種,一是先前完全沒想過,所謂11場協調會,各單位完全是虛應故事,直到看到參觀人群,才驚覺有問題。另一種情況是,發現有安全問題,但是如果提出異議,修改設計重新施工,勢必曠日廢時,就沒法趕在大選前開幕,就沒法讓總統來剪綵。機場觀景台落成這種等級的工程啟用,也勞動蔡總統親自主持,當然是要在選前營造,現任元首全力推動國家建設的印象。 官員挖空心思,一心一意討好上級的功力,完全超凡入聖,無話可說。至於他們對機場規畫的知識,或是對工程進度的控管與關注,看起來都大大不足,但是,在政治正確大帽子之下,誰在乎。 (轉載自聯合晚報U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