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周志豪/綜合報導】為兼顧運輸服務與地區發展需求,台鐵長期營運偏遠路線,再加上台鐵「捷運化」政策,近年來更普設通勤小站,讓原就不佳的財務更雪上加霜,今年預計就要虧損新台幣12.5億元,立院預算中心要求改善。 為舒緩台鐵財務壓力,交通部今年依據大眾運輸事業補貼辦法,對台鐵服務性路線與小站營運虧損編列預算補貼5.7億餘元。 立院預算中心報告中指出,交通部認為,台鐵是國營事業,肩負社會與政策責任,近年來又受限環境變遷與票價調整不易,營運確實困難;但政府近年來以承擔高額軌道建設經費,以協助台鐵改善環境。 台鐵票價近25年未漲,但基於政策責任,台鐵長期維持偏遠或不符成本效益的路線與車站公共服務,但卻導致財務虧損狀況更加惡化。而經營服務路線與小站虧損更逐年放大,2018年虧損近12億元,2019年12.2億元,今年預計將虧損12.5億元。 其中,服務性路線虧損,2018年約10.6億元,2019年虧損約10.3億元,今年預計虧損近11億元。小站虧損金額,2018年約1.4億元,2019年虧損近2億元,今年預計虧損也近1.6億元。 以2018年為例,經交通部統計,服務性路線中包含具觀光運輸特質的內灣線、平溪線、深澳線、集集線,以及接駁性質的六家線、沙崙線等6條支線,以及串連南台灣東西部幹線的南迴線,都處於營運虧損狀態。 小站部分,2018年則有四腳亭、三貂嶺、頭城、二結、永樂、南澳、五堵、山佳、富岡、湖口、百福、後龍、白沙屯、龍井、大肚、追分、三義、成功、橋頭、九曲堂、西勢、崇德、花蓮港、南平、萬榮、富源、東里、東竹、瑞源、鹿野等30站營收入不敷出,其中不乏位處知名觀光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