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中科院最近在屏東九鵬基地密集試射各式中程飛彈與火箭系統,4月14日、15日在九鵬、蘭嶼、綠島與花蓮海面,實施射高無限的飛彈射擊,傳聞是中科院擎天計畫室試射射程1500公里的雲峰巡弋飛彈。經過這次射擊確認,雲峰可望量產。 中科院不評論雲峰試射,中科院表示,各項武器研發測試,均依規定事先完成射擊通報公告,視當時天候環境及任務狀況實施。對14日、15日在東部外海的射擊,屬中科院例行研發測試,請台人基於國家安全與國防自主,給予支持。 中科院從事飛彈系統研發,4月測試強弓專案天弓三型增程型防空飛彈失敗後,4月包括5日、6日、12日、13日、14日、15日、18日、19日,陸續在東部外海實施各式飛彈鑑測。由於中科院研發的鎮海火箭彈系統,5月將在海巡艦裝設,配合10月前交艦,須測試完畢,此波測試據傳也包括這項系統。 備受矚目的是14日、15日警戒範圍往北太平洋海域到宜蘭外海,距離300公里,彈道高度無限的射擊通報,是測試雲峰飛彈,試射由專責雲峰飛彈研發的擎天計畫室主導。 雲峰中程飛彈與戟隼雄二E型攻陸型巡弋飛彈,目前屬機密,雄二E已服役近20年,原採露天儲放部署,曾遭衛星偵照掌握部署地點與數量。 國軍近兩年以戰備急需為由,緊急發包工程,在北部與南部建設特種飛彈專用基地,設計抗炸飛彈車庫與天車吊掛裝備,作為雲峰與雄二E巡弋飛彈基地。在政府公開工程招標案網頁,可看到獲飛彈車庫設計。 雲峰飛彈原規畫山區固定式部署,歷年漢光兵推驗證遭第一擊時,容易被摧毀破壞,因此生產十餘套機動發射系統與20枚到30枚戰備彈,每輛發射車部署一枚,平時同樣進駐基地車庫隱蔽,戰時機動前往野戰地點部署反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