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台南國聖燈塔,是近年台人熱門的打卡拜訪景點,但因缺乏防風林的保護,國聖燈塔已成為沙漠中的燈塔,反映台灣西部海岸遭受風吹沙進逼的危機。 台灣本島4座極點燈塔,分別是北部的富貴角燈塔、東部的三貂角燈塔、南部的鵝鑾鼻燈塔與西部的國聖燈塔,不同於前3座燈塔周遭景觀,國聖燈塔在風吹沙的包圍下,彷彿位於沙漠中,旁邊原本要用來防止波濤侵蝕的消波塊,反而成為突兀的造景。 台南海濱東北季風強勁,急水溪南側和曾文溪北側已無防風林守護,北門保吉里海堤旁道路被吹來的海沙堆積成沙丘而無法通行。曾文溪出海口北側國聖燈塔的風吹沙更嚴重,風吹揚起的細沙,打得臉上隱隱作痛,眼睛快睜不開,日經月累而成小沙漠。 因為堤防道路積沙,許姓婦人常為「刁車」的釣客拖車。她說,十多年前她嫁來的時候,急水溪南側還有防風林,後來愈來愈少,每當吹起東北季風,因沒木麻黃遮擋,海沙就吹到道路上,直到防風林都沒了,積沙情形就開始嚴重。 這裡雖然有復育防風林,但年復一年沒有成功。她說,復育防風林時,她一起種了7棵木麻黃,但只有1棵存活。當地鹽霧重,家裡的電腦用了一年,內部就銹蝕壞掉。 謝姓釣客說,約15年前急水溪南側防風林陸續枯死,演變成每到東北季風吹起,大量的海沙就從溪口往南側吹來,致堤旁道路積沙難行。因此,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包商來清除,並把沙倒回海堤外,就這樣年復一年上演。 在這裡打拚20多年的林崑山,說起十多年前曾文溪北岸仍綿延約兩公里的防風林,表情不堪回首,頻頻嘆氣,認為政府若早點重視,可能還不至於像現在這般嚴重。經常隨著成大教授四處測量的林崑山,黝黑的臉上說著防風林地消失,雖有不捨,卻也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