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苗是解救全球重回正常生活之希望所繫,但疫苗研發至今,尚未有好消息。全球目前已有10多個疫苗研發單位進入人體試驗階段,但台灣國衛院、中研院及3家生技業者投入疫苗研發,最快今年秋天才可能進入人體試驗。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直言,台灣疫苗研發進度「真的太慢了。」 美國政府出手協助3大藥廠Moderna、阿斯特捷利康及嬌生研發的疫苗展開第3階段人體試驗,目標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確定疫苗安全性及效果;而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疫苗已在4月進入臨床試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發的疫苗也將在7月進行臨床試驗。德國疫苗則可望在年底前研發完成。德、法、荷、義等國政府已與阿斯特捷利康簽約,以確保歐盟獲得3億劑疫苗,預定年底前開始配送。 蘇益仁批評,台灣進度實在太慢,目前台灣疫苗廠開發的疫苗雖已看到中和抗體,但8月才會進入臨床試驗,即使過程順利,最快也要到明年初才有疫苗誕生。若今年10月時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台灣只能靠運氣抵擋第2波疫情。 蘇益仁說,新冠肺炎與流感不同,全球各地感染程度不同,但約兩成患者會變重症、約百分之五死亡,年底前疫情恐再由南半球回到北半球、亞洲地區。 面對可能來臨的第2波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防疫維持現行措施。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時曾指出,民眾對疫苗期待深,但該有的防疫作為不能輕忽,只要有7成以上人落實防疫新生活,「台灣一定沒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