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四不一沒有」 就職演說解危 【記者黃國樑/綜合報導】兩國論風波經美國介入,海陸兩會分以記者會及文件形式重回兩岸分治的舊軌道,李登輝也於雙十國慶再提一個中國,整個事件平息,但第二年因連宋分裂而當選總統的陳水扁,仍在上任後不久,即以一邊一國論,讓兩國論的定位架構,重現於各項談話與政策認知中,但由於四不一沒有的就職演說宣示,使得兩國論沒有進入憲法與法律的直接危險。 汪道涵自此未能訪台,與辜振甫在2005年相繼過世,兩岸關係在扁任內沉寂八年,雖然建立起澳門模式協商,有春節及節日包機飛航,但成就極有限。 兩國論發表九年後,因馬英九為國民黨贏回政權,兩岸恢復協商,在馬上任的第一年內舉行兩次江陳會談,其中從國台辦主任轉任海協會長的陳雲林,代替了汪道涵於2008年11月訪台,簽署四項協議,包括海空直航協議。 卸任後籌組台聯 搖身變「台獨教父」 李登輝卸任後,遭國民黨撤銷黨籍,籌組台聯,從此明白公開台獨理念與立場,搖身一變為「台獨教父」,還曾揶揄國民黨幹部,被他騙了都不知道。 李登輝像是決堤河流,毫不避諱地暢言建立新的國家、制定新憲法,遠遠超出當年的特殊國與國關係。 2002年由群策會出版的新書「21世紀台灣國家總目標」,提出台灣需要制定新憲法,破解一中迷思的主張,完成台灣的第二共和。2004年他以制憲要挾仍想修憲的陳水扁,以至於陳水扁亦走向制憲,那年年底兩人連袂出席群策會舉辦的新憲研討會。 2007年初,李登輝接受專訪,強調他不是台獨教父,從來沒有主張過台獨。甚至說想去大陸將孔子周遊列國的路線走一遍,完全否定制憲,指民進黨的新憲法根本是騙老百姓。 政治信仰由藏而露 兩岸關係驚濤拍岸 到大陸周遊列國之說,大約是李登輝最後一次對大陸土地的顧盼,但他很快仍回到深綠路線,以迄於終。他曾在統獨彩虹兩端任意遊走,從一個絕對走向另一個絕對,從中國統一走向台灣獨立,然而,從統到獨變遷,似是他政治信仰由藏而露的過程,卻又更像為他的政治利益而服務的工具客體,兩岸關係也就在他狡詐與迷眩的政治手腕下,上下跌宕、驚濤拍岸,而其後果亦是,兩岸仍在波濤上吃力地划向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