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侯俐安、曹悅華/綜合報導】北台灣第1座離岸風電德商達德能源規畫在桃園設置麗威風場,上周遭經濟部能源局駁回籌設許可。達德不滿交通部民航局以飛安為由阻擋開發,1大動作提出11項「證據」指控「飛安是假議題」,呼籲經濟部介入協調。民航局強硬回擊,桃機每年5000萬人次進出,飛安絕非假議題。 麗威風場是台灣第1個通過環評卻被駁回的離岸風機案。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歐貝合信3日透過視訊,強調此案已與承包商簽約、融資圈也展開合作,根據台灣外專家研究,顯示離岸風機對飛安完全不會有影響,「計畫已箭在弦上,現在才發現民航局反對籌設許可,讓我們非常意外和震驚」。 達德當場秀出委託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所做評估報告。達德能源台灣區董事長王雲怡強調,麗威風場完全不在桃機跑道禁限建範圍內,民航局就算要說「不宜設置」也要拿出科學根據,並公告禁限建範圍,何況桃機周邊還有40多座陸上風機。 王雲怡說,由於達德簽約對象是經濟部、籌設許可准駁單位是能源局,目前還在研究是否直接向民航局提出訴願。據估算,達德風場預計投資新台幣590億元,目前直接支出已達26億元。 民航局說,2015年至今,民航局已23度宣示桃機外海不宜或不應設置離岸風電,絕非「無預警」。民航局說,禁限建規定是針對維護飛機起降過程飛航安全範圍,其他空間可考慮產業發展,在禁限建區域外會有妥協,風場對機場影響因各種情境不同而有不同影響,國際間均以個案方式評估。 至於桃機周邊有46座陸上風機,民航局說,僅3座略高於100公尺且採線性排列,與麗威風場高度達近200公尺,且不規則分布於近6000公頃範圍的風場不可類比,且桃機附近海上陸上風機,設置前都有嚴謹個案評估程序,麗威卻選擇忽略。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說,達德咬緊民航局「空口說白話」,未來若提出行政訴願或訴訟,民航局在法庭上須有足夠證據,證明為何有飛安疑慮存在。他也說,能源局在畫設風場時,早就應思考這問題,但當時只為了政策目標畫大餅,實際個別申請時才遇上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