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新聞組/台北4日電】口罩國家隊「加利科技有限公司」8月間進口337萬多片大陸製口罩,混充國產醫用口罩進入實名制通路,發送地點遍及雙北及宜蘭,衛福部食藥署接獲轉報後已緊急追回50萬片,正調查有多少流入市面。 士林地檢署表示,以大陸製口罩混充國家隊實名制口罩,恐已涉及刑法詐欺取財罪嫌、違反藥事法相關罰則,已指派檢察官專責處理此案。 蔡英文總統昨晚透過臉書表示,「中國製口罩冒充MIT,政府絕對查辦到底,確保防疫沒有破口。」違法行為絕不允許。 「加利已經是累犯,不應該。」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加利公司今年3月就曾被查獲類似情事,當時已經罰款,如今成了累犯真的不應該。他說,此事爆發後,本來有些懷疑對象,如今可能性都大大提高,衛福部正在調查另家廠商。 加利負責人林明進接受訪問時大吐苦水,他說被國家徵用以來,為了生產量能疲於奔命,不斷被要求增加量能,員工已快受不了,「希望趕快把我們踢出國家隊」;他還說,進口的大陸口罩為工業級,防護率高達99%,比許多國家隊產品品質更佳,他做錯事會承擔,也承認違反藥事法,但何來詐欺之有?他並指「還有其他業者也這麼做」。 但林明進的說法卻遭經濟部、衛福部與其他口罩國家隊大廠「打臉」。經濟部工業局昨晚表示,國家隊製造口罩配額都經過協調,會依廠商過去每日平均產能及購買公用熔噴布數量而定,政府提供的公用熔噴布比廠商自行購買便宜,所以廠商購買公用熔噴布越多,自然也會要求要有一定產能。 食藥署組長遲蘭慧也說「這是廠商的片面說詞」,指揮中心徵用口罩均依據各廠自有量能來估算;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也駁斥說,加利每日向經濟部申請22萬份原料,質疑是私下將國家所配給的口罩材料用來製作自售口罩,再以大陸製口罩來補漏洞。 台南一家不願曝光的業者推測,由於疫情可能捲土重來,因此口罩商機一直被看好;新北這家業者有可能是因本身生產線有限,為賺取更多利潤才會衍生所稱壓力。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長遲蘭慧解釋,關務署今年3月發現加利欲進口一批打上「Made In Taiwan」的口罩,攔截後退運、罰款;「加利」為GMP(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醫療器材廠,此次再犯,已要求停止生產和出貨,另依藥事法處新台幣3萬至200萬元。 廠商:員工受不了…快把我踢出國家隊 【記者吳亮賢、柯毓庭/新北4日電】加利科技有限公司遭查獲以大陸製口罩混充為台製醫療用口罩進入實名制市場,衛福部食藥署已要求停止生產出貨;新北市衛生局人員昨天到工廠貼封條,十多名員工低調離開。加利負責人林明進雖說過錯由一人承擔,但也抱怨是不斷的要求增產所造成的。 他說,支援生產口罩的軍方人員撤離,工廠負擔開始加重。一些跟中央關係好的大廠,可以降低生產量,但自己的廠反而不斷被追加,從原本要求生產線全開的46%產量,7月增加7.2%,8月又增加6.8%,無法負荷,壓力很大。 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強調,配額都有跟所有廠商協調過,且依照廠商情況處理,產量由經濟部、衛福部與業者開會協調,沒有所謂跟政府較好就能降低產量的情況。 林明進說,他以公司信譽擔保,絕非所謂的以劣質口罩魚目混珠,「為何食藥署不公布這個資料?反而讓外界以為口罩品質很差,造成恐慌。」 林明進承認自己違反藥事法,但何來詐欺之有?加利配送的口罩品質是更好的。他承認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但絕對不是拿台灣人健康開玩笑。 他說,自己做錯誤決定,但不後悔,因必須保護員工,員工們從農曆年到現在,一個月最多只休二天,真的很累,「如今事情被揭發後,反而覺得開心,趕快把我們踢出國家隊,員工快要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