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記者周志豪、蔡晉宇、陳熙文/台北報導】法務部推動「科技偵查法」立法,朝野政黨同聲表態應嚴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草案允許檢察官可不經法官同意在民眾手機植入木馬、對非隱私空間遠端監控,批「政府帶頭當駭客」;民進黨也表示要謹慎。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科技偵查法」草案打著科技偵防大旗,授權檢察官與司法警察可在民眾手機植入木馬,需偵查特定對象時就開啟,蒐證時連周邊場域都可一併偵查,人民將活在24小時被監控當中,讓台灣回到威權警察國家狀態。 李貴敏也提到,馬王政爭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被監聽,才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嚴格規範監聽對象、範圍與時間點,現在民進黨政府反而要另訂「科技偵查法」草案放寬,讓每個人在檢調面前都赤裸,台灣還是民主國家?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也質疑,現在除德國因恐怖分子到處放炸彈才修法規範,連與台灣政經發展歷程類似的南韓,都沒有以科技為名義推動類似科技偵查法等法案立法監控,為何台灣要走在前面,讓政府成合法駭客? 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奕華更批評,法務部的草案放寬檢調對人民科技監聽規範,已成「科技東廠法」,威權復辟將造成人權倒退。 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現在已是21世紀,當犯罪集團已懂得運用先進的科技設備犯案,辦案人員卻用20世紀的方法查案,如果不用科技設備,「監控罪犯要花多少的人、物力?」 「不要人家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檢察司副司長李濠松說,2017年有海巡士官長因查毒品案在嫌犯車子裝GPS,結果遭最高法院判妨害秘密有罪定讞,法務部才認為有制訂法律的必要,不能讓第一線為國家偵辦案件的司法警察再陷於前述不利狀態。 時力黨團總召邱顯智表示,台灣已邁入科技社會,有必要立科技偵查法,但法案內容涉及秘密通訊、隱私等基本權利,在德國也有相當程度爭議和討論,立法前要更慎重評估,也須給學者專家、法界實務人員參與討論,時力下周會開公聽會。 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表示,現階段只是法務部提出草案與彙整意見,接下來還要在行政院會討論,草案送入國會審議後,民進黨團也會為民眾把關,在個人隱私的維護與運用科技遏止犯罪之間找到平衡點。 |